不支持Flash
|
|
|
《贞观长歌》范兴之死 刺痛网友最坚强神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06:3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在热播剧《贞观长歌》(blog)中,寒门出身的名将范兴之死,引起了迄今为止观众最大的悲伤和同情,很多人在网上为他洒泪祭奠。但很多人不知道,范兴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无此人,如何理解这样一个虚构的人物,请看门楼坳的分析。 门楼坳(网络写手) 范兴死了,死得很多人心里都不好受,甚至有人在百度贴吧里留言,说这是他看《贞观长歌》以来第一次流泪。的确,张浩将范兴这么一个悲剧英雄的角色演绎得十分到位,非常感人。但喜欢拷问史书的观众这时就跳出来了,说范兴其人属于虚构,历史上没有此人。这话不假,无论是范兴还是《贞观长歌》书里所写的“范鑫”,新旧《唐书》里都找不出这么一号人来。不过人物是虚,他“背后的故事”却颇值得玩味: 颉利兵临长安城下,长孙无忌举荐范兴时,老奸巨猾的封德彝立马跳出来反对,说此人出身低贱---原本范兴是个马夫,后来又殴打上司,不能使用,为加强论据的力度,封德彝还高调引用了一句当时的名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李世民不得不妥协,将原本打算提为三品大官---兵部侍郎的范兴,仅提为五品的兵部郎中,惹得长孙无忌很是不爽,大呼范兴“要为天下寒门争口气”;李世民召集军事会议时,不见范兴,原来他是躲在屋子一角,千呼万唤出来时封德彝们又对他好一顿白眼。 国难当头,正在用人之际,为什么还如此讲究出身是否高贵呢?其实这可能恰恰就是范兴悲剧的背后原因所在。 先从封德彝高唱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起,这话出自《晋书刘毅传》,“士族”也写作“世族”“氏族”,就是出身高贵的名门望族。而所谓上品、下品,则来自曹操的儿子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推行的一种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这“九品中正制”是朝廷派出“中正”官(意思是这种官做事公平、为人正直),根据德行、才能及家族出身几个标准,将大家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个等级,然后给前面几个等级高的分别授官。制度刚刚开始实施时,基本能按人才的优劣定品第的高低。但到了后来司马懿掌权后,担任“中正”官的基本都是豪门士族了,选人的标准,也向家族出生偏重。随后这一偏向愈演愈烈,以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到隋唐朝时仍然顽强地存在。自然,马夫出生的范兴想当大官即使皇帝愿意,出生高贵、不屑与之为伍的封德彝们也要全力阻止。后来范兴服毒求死,恐怕也与这层原因有关系吧。 这出身门第的观念不仅仅反映在选拔官员上,体现于婚姻生活里的故事更是十分好玩。比如当时世族与寒门之间禁止通婚,一旦发现有人违规操作,则“世族耻,寒门惊”。可南齐士族王源(诸葛亮“骂死王朗”中的那个王朗七世孙)偏偏将女儿嫁给了富阳满氏,并得到一笔巨大的财富--钱五万。这时御史中丞沈约(就是《二十四史》里写《宋书》的那哥们)就上表弹劾了,说王源曾祖位至尚书右仆射,王源本人及其父祖也都是显贵,但满氏是“士庶莫辨”--也就是不知道是士族还是庶族,因此“王满联姻,实骇特听”,所以请求朝廷革去王源的官职,剔出士族,并且“禁锢终身”。最有意思的是,本来给皇帝上书应该用黄纸,但是因为“不耻王源的这一耻辱行径”,沈约就用白简(白色的竹片)书写这封奏章。 还有《北史·陈元康传》里说,左卫将军郭琼因罪处死,其妻乃名门卢氏之女,被赐予寒门陈元康。这个陈元康就大喜,立即清理门户,赶走了自己的原配夫人。《北史·孙骞传》里也有。出身寒门的孙骞,也是得到政府赏赐的罪人之妻、名门之女韦氏,使得孙骞乐不可颠。 在唐朝,这股风气依然很盛。《贞观长歌》里李世民说大将程知节(程咬金)为攀附士族崔氏,宁愿拿出一半家产做嫁妆,把女儿嫁到崔家。这故事至少新、旧《唐书》里没有(根据近来出土的《程知节墓志铭》所载,三板斧头的程咬金虽然的确也在瓦岗寨中做过强盗,但出身其实蛮高贵--曾祖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也是北齐济州的一个大官儿),倒是像魏征、房玄龄这样的顶儿尖儿的人物,也不能免俗,尽力与山东士族通婚。 如此世袭相传、“严重排他”的出生门第观念作祟,其实很不利于皇帝老儿的统治,一方面士家大族“尾大不掉”,难以管理;另一方面,无论是军事作战还是治理国家的人才选拔范围也是实在有限。怎么办?打击! 隋朝的两个皇帝杨坚、杨广一方面取消士族们的经济特权,另一方面还开创了件伟大的事业,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立科举考试,以考试的方式来尽可能公平地选拔人才。到了唐朝,李渊、李世民把科举考试很好地继承了过来,并不断完善,取得的成功,即使在我们的中学教科书上也有体现:当李世民看着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得意地说了这么一句名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再后来,曾做过李世民小老婆之一的武则天(当时她的名分是“才人”)当了皇帝,居然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也就是开了科举考试中皇帝面试考生---“殿试”的先河;甚至这则天女皇帝还在长安二年,也就是公元702年,新开了“武举”,其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这又有点像今天高考(blog)里的艺体特长生考试。 至此,像范兴这样的平民习武之人,才找到了条常规情况下可以当官的正式路径。 (作者注:昨天我说辛弃疾建飞虎军时是“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官职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湖南省委常委兼长沙市委书记,不甚妥帖。宋地方安抚使职责为掌管军事,因此辛弃疾当时的官更准确地说相当于“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兼长沙市委书记”。)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