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白鹿原》何以让两大名导望而却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09:55 金羊网-新快报

  将小说《白鹿原》搬上银幕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2004年曾传出王全安将执导《白鹿原》,但最终这件事情不了了之。笔者获悉,如今电影《白鹿原》仍旧处于筹备阶段,在导演的人选上,制片方先后与李安张艺谋等著名导演进行过接触,但最后却被推掉,让制片方一筹莫展。

  依稀记得我是在1994年看过陈忠实的这部

长篇小说的。阅读的冲动源自于朋友的鼓噪,但看了却并不觉得好,较之当时流行的贾平凹的《废都》感觉要沉重许多。书中半个多世纪的白鹿两家的爱恨情仇和时代联系得过于紧密,那种残酷的现实主义并没有因为内文中作者对情欲的白描和对政治评判的模糊而激荡读者的共鸣。这种黄土地上的沧桑或许是作者最真切的生命感悟,但对于隔膜于黄土文化的人而言,阅读起来费劲许多。而这,恐怕也是拍成电影的障碍之一,即便排除了文化的隔膜,思想性要转化为故事性也是很吃力的艺术操作。正因为如此,《白鹿原》可以被导演林兆华搬上写实的戏剧舞台,但却被大众文化化的电视和电影所排斥。从王全安的拒绝商业化改造到陈凯歌的默然放弃,《白鹿原》已经成为名导们不敢碰触的艰涩戏骨。纵然李安和张艺谋也缺乏接招的信心与勇气。

  李安的拒绝是坦诚的,一是对《白鹿原》中涉及的中国西部黄土文化不是很熟悉,再加上《白鹿原》有一定的时空跨度,因此如果要接手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做准备。而张艺谋的拒绝则是现实功利的———惮于《白鹿原》的盛名而诚惶诚恐,担忧自己拍不好而损及自己声名。当然,他还有忙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作为客观的拒绝理由。这也符合两大名导的艺术个性,生于台湾,谙熟好莱坞大片模式的李安深知接拍自己不熟悉的文化作品无异于是拿自己的艺术生命作为豪赌。一部票房毒药击倒超级名导的悲剧在好莱坞并不少见;而熟悉黄土文化的张艺谋早已实现由黄土到大片的转型,其心中充满了武侠和古装大片冲击好莱坞的理想。因此,两大名导将《白鹿原》视作烫手山芋是一种必然。

  可以说,除非陈忠实亲自将之改编成电影剧本,否则再高明的导演演绎恐怕也难入陈忠实的法眼。而名导们又喜欢对原作加以适合电影规律和市场化的艺术再创作,不想掣肘于原作者的束缚,故而双方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这也正是导演们喜欢一再翻拍古典名著而对当代经典抱持谨慎态度的主因。

  《白鹿原》问世以来,发行量超过百万,又荣获过第四届矛盾文学奖。名导们拒绝白鹿原的背后其实也是害怕观众的众口难调。张艺谋所谓“《白鹿原》原著小说受关注程度太大,因此能否拍好事关重大”即隐讳地表露了自己的心迹。观众从原著中获得的信息通过自我的意识加工就从具体的有限变成了想象的无限,而对《白鹿原》所展示的渭河平原上农村中新与旧的矛盾,情与理的冲突,忠与奸的辨识,火与血的洗礼,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人性在各种冲击下的艰难生长,原著昭示的是复杂的难以用单纯的好坏评价的原生态生活。而一旦落实到电影上,这种原生态生活的复杂混沌就会被编导者和演员们清晰的情节化所覆盖,从而使电影沦为教化或娱乐的工具。说到底,无论导演多么高明,演员的演技多么高超,名著的电影化都只是一种解读。将一家之言强制为普遍,必然引发观众反弹。张敬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