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南都周刊:黄金时代跟随马兆骏的歌声一起离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23:08 南都周刊
又一盏灯熄去了。近期,马兆骏离世的消息在国内也传得沸沸扬扬,似乎人们集体地又找到了一个伤感的缺口。可是相比在内地已经举办过演唱会的罗大佑、李宗盛(blog)来说,大众对马兆骏的名字显然是陌生的。这个曾经喧嚣的音乐天才少年,最后以异常沉默方式熄灭。 马兆骏不属于俊美的偶像派歌手,这是我们记不住他的第一个原因。而在幕后的时间远远多过幕前的时间,这是他作为一位勤奋的创作人而非一位活跃的歌手、所必然被世俗之恋忽视的更主要原因。他创作过歌曲的数量超过四百五十首,但对于K房点唱的内地乐迷而言,这四百五十首中比较熟悉的也许只有十分之一,剩下的十分之九则轻而易举的还给流行音乐史档案了,由他自己唱红的作品,更恐怕只有百分之一。一位音乐人一生创作过四百五十首作品,但人们只明智的精挑细选了四到五首,看来,我们要的真的不多。 而马兆骏向我们要的也并不多。与他四百五十首作品给予大众的大量生动回忆相比,马兆骏自己得到的却不能成正比。据悉,他生前创作的四百五十首歌,只有二十五首拿到了版税。以五十年买断创作人作品版权的台湾早期粗暴的版权法来看,马兆骏在台湾不是个案。现在还会有谁提起林良乐的生活现状,又有谁能想象曾经唱出《天天天蓝》、《谢谢你曾经爱我》这些荡气回肠的时光之雕却要一度躲债的潘越云经常开车到郊外把狗粮猫粮散给那些蓝天下的生命?在马兆骏为乐民服务的三十年里,人尽皆知他是一个著名的音乐人,却没有太多人知晓他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穷人。上世纪末他那间未落成就在9·21地震中化作烟灰的音乐教室,是这位音乐人一天天节衣缩食搭建的。当他坐在那一堆瓦砾上的时候,我们该怎么面对他十七年前那张专辑的名字,《心情七月》? 我们是否在内心里默默谢谢过那些曾经用歌声爱恋着我们的知名和已经不再知名的歌者?歌者依然恋歌,可听者有心吗? 他从人群中站出来的时间实在太早了,1976年,他创作了第一首歌《微风往事》,由台湾早期民歌手郑怡演唱。1977年,由赖西安填词、马兆骏谱曲、木吉他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散场电影》发表于《滚石金韵民歌百大金选》合辑;2004年腊月的一个清晨,赖西安病逝;2007年新年正月的一个深夜,马兆骏随风而逝。一位给乐坛奉献了三分之一个世纪的创作人,就这么告别了一个风中的早晨。 长路也就是这么奉献给远方的。 在他走到离终点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他突然有些煞风景的唱了一首《数算自己的日子》。这个“数算”,可以视为他回顾自己过去走过的时光,也可以视为他眺望自己将拥抱的未来。在这种瞻前和顾后的数算中,他心存感激地迎来了自己第三个孩子。对这个女儿的来临,他曾经说了这样一段话,“生命就像倒啃甘蔗”。当妻子某天下午在为孩子买完奶粉而没钱买便当的心情里,他为自己最后一张专辑的主题定名为《奶粉与便当》。 忽然想起十九年前夏天听过的那首歌——《上海公园》。马兆骏终究没能来到上海开唱,他只有去海上开唱了,只惜他的妻儿不能同行。“怀中幼子儿女成行/不盼今生只盼来生”。 中国乐评人集体评马兆骏 孙孟晋(著名乐评人):他是个很敏感的人,有自己的音乐理想,但老天没给他太大的机会。他甚至有几次自我放逐,那可能源于失落感——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乐坛不需要才气。。从他身上可以看出,港台流行乐坛对有才华的音乐人的打压。马兆骏那个时代还不息唱的只有陈升和李宗盛了。我觉得他代表着一个时代,记录着在经济发展时代的人的生命状况,时代方向变化带给人的触动等等,音乐有理想气息,有很感人的生命的记录。这些东西在我心里能引起共鸣。 平客(著名乐评人):他是大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的一个怀念。当年他以音乐才华横空出世,现在只是靠频繁出现在电视节目中为年轻人所知,这是一个讽刺的事。生老病死我觉得很正常,但新的音乐力量集团性欠缺,远不比当时一数就是十个二十个杰出音乐人。难道是这个时代不允许吗?罗大佑是里程碑似的人,我觉得他的作用不亚于罗大佑。 科尔沁夫(blog)(著名乐评人):马兆骏代表的时代,是滚石的黄金时代,也是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属于那种过渡性的音乐人,在风格上既保留了民歌时代的清新朴实和人文气息,也因为受到欧美音乐的影响,而在作品中加入了很多流行元素,留下了很多的经典。他本可以再为这个缺乏惊喜的流行乐坛做很多事情。 侯子英(乐评人):马兆骏一生创作了1000多首歌曲,留下了太多音乐和音乐故事。我听说台湾新闻局长郑文灿近日表示,考虑本届金曲奖颁给马兆骏“终身成就奖”,我认为这些对于马兆骏本人来说,已经并不重要,因为“我要的不多”。 马兆骏专辑评介 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喘息 1988年到1996年,台湾流行乐坛活跃着一批非常有才华的唱作人,包括罗大佑、李宗盛、黄舒骏、陈升、周治平等,马兆骏最红的几张个人专辑均出自这一时期,他也是台湾流行乐坛这八年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之一。这批音乐人的名字将在华语流行音乐的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马兆骏作品主要是反映小人物在社会重压下的喘息和心声,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有动人的旋律与平实的共鸣。 专辑评介: 1、《我要的不多》(1987/山水音乐/滚石唱片) 主要作品:《我要的不多》、《会有那么一天》、《第二名也无所谓》、《南方的海市蜃楼》 马兆骏的第一张个人专辑,记述的是他19至28岁期间的心路历程。主题是一个小人物在社会重压下的喘息和感受,很符合马兆骏年轻时便已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生轨迹。 2、《心存感激》(1988/山水音乐/滚石唱片) 主要作品:《那年我们十九岁》、《心存感激》、《上海公园》 主题较为温暖。专辑中最出色、流传最广的无疑是《那年我们十九岁》,几乎是每个人的青春挽歌。《上海公园》则是一首充满人性味道的感人之作,遥想当年十里洋场银波荡漾。 3、《就要回家》(1989/音乐田/滚石唱片) 主要作品:《就要回家》、《人间》、《一张床一个男人》 马兆骏经历了人生起伏、爱情磨难与丧父伤痛。《就要回家》是在美国听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后当夜完成的作品。 4、《心情七月》(1990/音乐田/滚石唱片) 主要作品:《爱不要给太多》、《木棉道》 主要是马兆骏给其他歌手创作的校园民谣的翻唱。如刘文正演唱的《爱不要给太多》、王梦麟演唱的《木棉道》、郑怡演唱的《告别夕阳》、木吉他合唱团演唱的《散场电影》等等。 5、《男人的心》(1992/有容/歌林唱片)、 主要作品:《走在任何地方》、《一杯咖啡的时间》 一张以男人为主题的唱片,平实、直接、简单。 6、《美姑娘》(1996/海豚音乐/百代唱片) 主要作品:《美姑娘》、《接到你的电话》 马兆骏因酗酒、吸毒后重归歌坛的一张专辑。尝试用闽南语及台湾原住民语言唱歌。专辑的制作统筹是黄舒骏。 7、《奶粉与便当》(2006/福茂唱片) 主要作品:《奶粉与便当》、《心的发现》 一个中年男人对生命与生活的感悟,没想到竟然成为马兆骏的绝唱。采访/旋覆 南都周刊稿件,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摘编。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