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解放日报:第六代导演的电影 多了灰色少了明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08:48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韩璟)日前,在由上海万达(blog)影城主办的《六代坐庄——华语导演精品大展》开幕式上,来自香港、广州和上海等地的影评人纷纷表示“第六代导演应贴近本国的电影观众”,切勿成为被外资“包养”的一代。

  眼睛朝外,追求奖项

  这两年来,第六代导演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大奖。在上周五开幕式的座谈会上,影评人肯定了第六代导演在艺术上对中国电影所做的努力,但认为他们大都走入了“关注奖项多过关注观众”的怪圈。沪上影评人卡夫卡·陆犀利地指出,以贾樟柯等为代表的不少“第六代”的拍摄资金大多来源于国外,拍电影的目标似乎对准了海外电影节。“事实上,贾樟柯早已被外资‘包养’了,他拍电影的终极目的就是拿奖,以此来打开国外市场、吸引投资。但这条路可以说是死胡同,没有本土的电影观众,中国电影很难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多了灰色,少了明快

  除了对商业性的忽视外,影评人们还指出“第六代”的作品有“故作高深”之嫌。卡夫卡·陆说:“无论是王小帅《青红》,还是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他们的作品表达的往往是痛苦的过去式。但现实状况是,中国的绝大部分银幕集中在大城市,大部分受众期待的是贴近现实生活、能带来快乐和希望的作品,那些苦难的、悲凉的东西很难打动他们。去年《疯狂的石头》(blog)能赢得市场认可,就在于它所营造的快乐。而制作粗糙的《大电影之数百亿》得到观众的笑声,也在于其贴近生活,引发了受众的集体共鸣。寻找电影与观众的零距离,值得很多远离都市生活的第六代导演反思。应该说,当下我们需要纳入镜头的是快乐,不仅仅是痛苦或灰色!”

  追求理念,冷漠市场

  针对“第六代”的作品在票房上少有作为,并归咎于“第五代”导演对电影市场的垄断,两岸影评人表示难以认同。“常常有人说,给我3亿,我也能整出个‘黄金甲(blog)’来!但事实上,每个导演对于资金的驾驭能力都有其局限性。也许你能用200万拍出一部不错的艺术电影;但给你3亿,你未必能拍出一部比‘黄金甲’更叫座的电影来。”卡夫卡·陆表示,第五代导演近年来对中国电影市场所谓的“垄断”,与政府实施的文化策略等各种原因有关,不应成为“第六代”导演遭遇市场冷落的借口。

  香港资深影评人列孚说,第六代导演必须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电影本身的属性是商品,艺术应该与商业兼容。即便是再小众的好电影,也应该考虑到观众的口味。在这方面,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就做得比较好,他的电影口味很小众,但运作机制上却是商业的,他的影片清一色选用了大牌明星,也因此保证了市场回收。”

  短评

  让“妈妈”们看懂

  汉风/文

  捧得“金熊”大奖的第六代导演王全安近日说起,自己曾很有“技巧”地完成了电影处女作《月蚀》。但他妈妈的反应出乎意料:“我妈妈看了影片就说‘不喜欢’。当时我的反应居然是,你不喜欢就对了!”

  王全安一言道出了年轻导演的通病:用影片来表达底层人的生活状态和现实,却又羞于让他们看懂。

  有关第六代导演与市场的隔膜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包养”之说乍听上去刺耳,却在某种程度上说出了现实。第六代导演进入电影学院以来,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是众多世界电影大师的精品力作,故他们的观念更前卫、感受更丰富、表达更多元,来自海外的赞誉也更多。长期下来,其影片投资和票房也多来自海外。可这结果也具有极大的讽刺意味:一个中国导演拍的中国故事,却自始至终与中国普通观众无关。

  “不要责怪我们的观众拒绝自己的艺术片,其实观众一直很正常,倒是我们的电影文化本身曾经很不正常,那种玄而又玄、故作神秘、以观众看不懂为荣的电影,其实恰恰背离了电影的基本娱乐功能。”王全安此话说得真好!深刻并不等于高高在上的俯视,真实也不等于底层生活的简单白描。希望王全安们多拍一些“妈妈”能看懂的电影。真正的大师也一定会在意妈妈们看懂或不懂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4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