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张田勘:谁来拉杨丽娟一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09:39 新京报

  甘肃省兰州市68岁男子杨勤冀,因不满刘德华未能满足其超级粉丝的女儿私下见面的要求,在香港尖沙咀天星码头投海自杀身亡,并留下遗书,希望刘德华能再见女儿一面。此前,杨父已为扶持女儿13年的追星路倾尽家产,甚至打算卖自己的肾。

  此事一出,评论如潮。在笔者看来,在探究这一问题时,不能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整个社会的心理干预机制的缺失,或者说让杨勤冀一家寻求心理帮助的机制不通畅。

  从杨丽娟多年的极端追星路程、父母的教育引导责任和其行为来看,已经暴露他们在心理行为方面的偏差和障碍,他们非常需要得到有效而及时的心理帮助或干预,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和进一步扩大。然而,在缺少心理帮助的情况下,杨丽娟一家终于走向悲剧,而且如果今后没有心理干预的介入,悲剧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追星和崇拜的本质是过分迷恋于一些人或一类事,在正常限度内这类行为无所谓好和坏。但是如果陷于极端,就有可能成为心魔而不能自拔。迷恋明星或“星瘾”如同所有的心理迷恋,如网恋、赌瘾、吸毒一样,既有着神经精神基础,也有着社会心理原因。

  比如,“

网瘾”(也称“互联网成瘾综合征”)是如同“星瘾”一样的一种心理偏差或障碍,形成非理性的依赖,有时虽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仍在失控地继续。

  同样,许许多多的人在追星和迷恋明星方面也存在这种难以自控的非理性依赖,甚至毁掉了正常的生活,如同杨丽娟一家。

  当然,这种“追星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也慢慢得到揭示,因为追星如同网瘾一样,可以在这样的行为中从大脑的神经奖励回路中获得一种满足、欣慰、快感,甚至幸福感。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帮助他们应当是举手之劳,即使是一些人的神经类型比较特殊,难以根治,但通过心理干预,也可以缓解他们的成瘾程度,从而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正常的生活。

  在这方面,美籍华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做出了榜样。2004年5月,陶宏开主动帮助一位网瘾少女戒除网瘾,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求助的家长络绎不绝,连绵不断。而且也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陶宏开先后在全国70多个城市举办了上千场报告、讲座等活动,面对面地帮助了30多名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培训了上万名志愿者。

  正如陶宏开先生所说,要相信孩子是可以改变的,网瘾和追星瘾也是可以戒除的,这就需要从各方面寻找原因,有的放矢。

  比如,需要提出针对家庭和孩子的心理帮助和矫正计划,更需要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来慢慢引导陷入心魔的追星族。

  可惜的是,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媒体曾经多次报道杨丽娟的“追星事迹”,但似乎都是以“八卦”的眼神来观看她,似乎没有哪个机构哪个人像陶宏开教授那样,能够给她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她“脱离苦海”。

  现在,悲剧已经发生,人们似乎也在批评她的“不孝”和盲从,其实,她现在最需要的不是这样的指责,而恰恰是帮助。过去13年她已经失去了这样的帮助,现在,我们还能让她失去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