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日报:谁害死了追星女之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17:34 黑龙江日报
在兰州勤恳工作了一生的高级教师杨勤冀,为了女儿没能单独会见心仪的明星,在香港跳海自杀了。 很多媒体把矛头对准了杨老师之女杨丽娟,包括她热追的明星刘德华,认为是她极为偏执地追星,导致倾家荡产,最终逼死了父亲,斥之为“不孝”。而杨丽娟母女却坚称是刘德华不肯单独会见使杨勤冀愤而自尽。另有一些声音,指称杨家父母的“溺爱”,害了女儿也害了自己…… 众多媒体热衷于报道这件事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个当事人的“控诉”,却唯独忘了自己。事实上,将杨勤冀最终推下大海的,可能有几只兴奋的手掌,其中一双用力最猛的,正是那些口水四溢的娱记和他们背后渴望吸引眼球、推高发行量的媒体老总。 不是吗?当杨丽娟追星的故事被发掘,一些媒体做了些什么?除了连篇累牍地追踪炒作,就是大张旗鼓地为杨丽娟和刘德华牵线搭桥,甚至替杨丽娟“请愿”,以尽快见到刘德华。参与其事的,甚至不乏一些主流媒体。某报曾经对此津津乐道:“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强势媒体都已转载了本报对痴狂‘追星女’的连续报道,并对本报长期以来对弱势群体的爱心和帮助,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这也算是对弱势群体的“爱心”?真有爱心的话,怎么不为这个女子联系心理医生,设法帮助她恢复学业,自立于社会?却反而推波助澜,最终坐视一个好端端的家庭走向深渊? 当然,杨家追星到了失学失业、卖房卖肾,甚至跳海自杀的地步,是一个极端的个案。单单就此谴责有关媒体,或许失之过苛。但是,想到泱泱大国而今堪称奇观的追星狂潮,推其波助其澜的,不是媒体又是何人?小煤矿闷死了几个工人、某项科技重大发明,可能只是报上一条不起眼的小消息,但是某明星离了婚甚至只是拍了一下桌子,都可以写上洋洋数千言。不错,媒体应该让受众喜闻乐见。但这种“喜闻乐见”,不该只理解成“收视率”和“发行量”。央视主持人崔永元曾经转引一位媒体研究者的话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话也许稍过了一点,却可能道出了时弊所在。倘若媒体一味追踪“喜闻乐见”,却忽视了社会责任,恐怕非但未能承担社会监督哨的责任,反而可能成为低级趣味的帮凶。 如果不分彼此,都在虚幻而轻飘的娱乐快感中沉沦,连学者都可以娱乐化,连死亡都可以拿来“喜闻乐见”,那么还怎样唤起社会的良心呢? 本期话题 追星女杨丽娟不上学、不工作,13年全职“痴追刘德华”。出于对女儿的疼爱,父母最终从劝说变为支持,筹资供女儿2次赴港、6次赴京,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为筹募旅费在卖掉房子后甚至想到了卖肾。如今,见到了刘德华的杨丽娟,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仍然期望“私下见面”。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仍然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 “追星”追到疯狂的程度,酿就悲剧的发生,固然有杨丽娟自身的因素,但是杨家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媒体的不当引导,是不是其外在因素?这个悲剧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怎样的反思?李泓冰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