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商报:正常地演戏,演正常的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09:51 深圳商报
一个进入中国已具百年历史的事物,比如话剧,是应该纪念一下。可是,作为一个观众,在媒体舆论越来越浓郁的纪念与庆贺的氛围里,总感到更应该关注的是:对话剧进入中国或者说中国话剧历史能不能反思反省到位。说白了就是,中国话剧一百年来的成就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中国话剧一百年的历史,有大半时间是在扭曲、错位或其他干扰及不堪重负中艰难行进或停滞的。一百年来,中国话剧或者话剧的中国化应该做得更好。以我很可能是错误的浅见,现在纪念或者庆贺话剧一百年,对戏剧界以外的中国人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包括即使戏剧界人士在内,对它感兴趣的不多。话剧对中国人的文化艺术消费或者说影响不大。 纪念和思考中国话剧一百年,要弄清几个基本概念— 说话剧进入中国,不如说话剧进入中国城市,更准确地说进入中国大中城市。中国的小城市和乡镇,话剧应该是曾经不同程度地进入过的,但话剧对这些地方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就跟没有一样。就是说,中国绝大多数地方还不是中国话剧的市场,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是话剧观众。话剧在绝大多数中国人那里,远不如一个粗俗鄙陋的地方小戏或曲艺深入人心,不如这个小戏小曲艺对塑造该地区人的文化性格、影响该地区人们的文化修养起着实质性的作用。话剧即使在城市人的文化消费中,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不像河南人说豫剧“听了马金凤,一辈子不得病”那样不可缺少。 话剧作为戏剧艺术,繁荣过,但它曾经的繁荣有着非正常的原因。话剧进入中国,一开始就承担着许多非戏剧或者说非艺术类功能。正如田本相先生所说的:“从来它就被视为启迪民智唤醒民众的利器,中国话剧的先行者们,他们是把从事话剧事业和救国救民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来编剧和演戏的。因此,为大众,为国家,为民族从来都是中国话剧人的宗旨。”这样不凡的“出身”,当然堪称伟大,但也同时决定了它一开始就走着一条承担过多社会任务、社会责任的沉重而伟大之路。问题是,艺术一旦过多地承担其他社会任务、过分地分解时代焦灼,最终必然使艺术被它所承担和它所分解的事物影响、改造乃至异化。当时代进入到当下,文化变了、文艺消费的形势变了、人的精神变了、观念变了,而话剧由于其强大的惯性,一直不情愿变或变不了,话剧时间不长的传统与公众新的戏剧欣赏需求合不上卯,老拧着来,市场的戏剧空间又被应运而生的所谓先锋填充上了,先锋的胡闹意义可能就在于它宣告了传统话剧在这种转变面前的无力和无奈。先锋欺负传统话剧,不能证明先锋厉害,就像一个孩子欺负年迈的老人,不能证明孩子正确一样。中国以往的话剧,过分地强调“载道”功能,而弱化乃至消灭了戏剧的“嬉戏功能”。当时代重新给予人们嬉戏的权利和机会时,它就显得不够尺寸了。中国话剧,成于其不能承受之重,也败于其不能承受之重。 中国的戏剧观众仍然不是话剧观众,尽管话剧曾经一度飙升为第一大剧,那是因为传统中国戏曲被打压,加上文化断裂造成对传统戏曲接受的障碍,而使得话剧有了飙升的机会。话剧以话为表现形式,与人的日常交流形式接近,因而在城市文盲半文盲占主流的时代,极具沟通优势。但对传统的中国戏剧观众来说,它因为“不文”而不容易出味儿。中国人是被汉语这种诗意文字培养着的人群,操这种语言的人,哪怕他是文盲,它也会对“戏文”之“文”有着独特的期待和欣赏需求,“文”看似与人有距离,实则人愿意与其亲近;而话剧,太“话”、太白,反而使人有距离感,让人感到“假”。我看见过的中国最好的话剧如《茶馆》、《天下第一楼》、《游园惊梦》等,都是“文”的成功,而不是“话”的成功。因此,中国未来的话剧应该在“文”上下功夫。不要被先锋话剧一胡闹,就以为话剧就是没门槛的东西。 中国话剧百看不厌的好戏太少,而玩话剧的人文化修养又因断裂而普遍不到位。老一代戏剧大家都不只是戏剧专家,而是综合文化修养极高的大文化人,假使他们不搞戏、不搞话剧,也可以搞别的,并且能搞好别的,所以话剧在他们手里能搞好。而现今的戏剧人群体,或许是没有表现的机会,难以见到那样的人才。现在的戏剧家,除了戏剧,谈不了别的,也干不了别的,专搞戏剧也搞不好。但是一有戏剧的什么活动,都是戏剧专家说话,别的文化人就插不上嘴,戏剧专家关门自雄,无形中排斥了综合文化人的参与,因此慢慢地文化界真正对戏剧关注的人少了。戏剧首先失去了文化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中国戏剧的批评一直不到位。戏剧只有文化界的修养较全面的人士热情参与或者玩儿,才能搞好,才能出好戏。“四大名旦”就是这么成功的。 话剧的人才培养需要更高级的规范和有针对性的、类似量化的标准。许多当红的戏剧明星,嘴上台词功夫还差得很远,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倒成天思考戏剧的意义使命什么的大而空的话题,读书不多,思考不远,但自我感觉良好,把自己对戏剧的责任感、使命感直接暗示成自己的戏剧成就来欣赏和标榜了。话剧表演的方法,最初在中国戏剧人眼里“不是玩意儿”。许多话剧演员,语流、气息、吐字、行腔、身段、动作都不能与一般的戏曲演员和曲艺演员相比。有个现象:话剧演员的表演,如果有称得上可取的,都是学了一些戏曲的功夫的,其表演,只有几分像戏曲演员了,才好看。话剧表演艺术形式中,脱离戏剧内容本身而自己具有独立审美功能和审美意义的东西不多。话剧能给别人借鉴和搬用的东西不多,用不好,还被别人批评“舞台腔”。 话剧要搞好,还是要回到戏剧的常识上来、回到话剧的本分上来。不必追求话剧多么辉煌,要正常地演戏、演正常的戏就行。 作者:评论员许石林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