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内地不是香港电影“坟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16:06  扬子晚报

  第26届香港金像奖恰逢香港回归十周年,因此,除了对2006年香港电影的总结,很多人也开始品评这10年来香港电影的得与失。这一期的会刊上,一脸严肃的金像奖主席文隽写了“一席话”,反思“回归十年,香港电影的八得八失”。这位即将卸任的主席,总结认为,香港电影十年是失多得少,前景堪忧。

  红地毯上当然还是星光闪亮,奖杯还是那么耀眼,获奖者总是那么激动,尽管这之前曾曝出过种种纠纷,种种混乱,积淀26年的金像奖,仍然保有着她的权威与尊严。可是,电影奖的尊严永远是靠电影才能延续长久,东京电影节因为日本电影的萧条而被韩国釜山电影节抢去风头,金马奖的危机背后,还是台湾电影的一蹶不振。金像奖的尊严和权威能维持多久,也只能依赖于香港电影。但事实上,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霸主地位”早已不在,票房数字从10亿下滑到三四亿,数量从十年前一年二百多部急降到勉强的五十多部。曾经被视做探囊取物的台湾、东南亚、印尼、越南,甚至日韩市场,现在则举步维艰。权相宇宋慧乔的到来如此受欢迎,也暗示着香港电影的颓势。

  很多人指责香港电影的走低,一大原因是为求得内地市场,而丢了自己的特色,看本届的提名名单,就会发现,这样的说法也未尝没有道理,《黄金甲(blog)》、《伤城》《夜宴》《我要成名》几乎都不能算是香港电影。在与内地合作时,香港电影确实失去了不少自身的特色。可是,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内地”并不是香港电影的“坟墓”,香港电影的危机,在与内地合作之前已经存在,赌片、江湖片、警匪片、喜剧片、古装片确实曾经红极一时,可是,到了顶点之后,也意味着抛物线在往下坠落,一个题材拍到了极致,必然也会走入一个死角。

  几天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香港电影人有很多埋怨,认为进入内地有很多限制,为了迎合内地市场不得不改变,很多题材不能拍,但是,站在一个从事电影报道的内地记者的角度,我想问的是,这几年,真正纯粹的港片质量又怎样呢?获奖名单中,《鬼域》《大丈夫2》这些电影的水准也就是差强人意而已。马彧/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34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