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深圳商报:学术批评怎么是“借于丹跟风炒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09:59  深圳商报

  一出版社将在本月下旬推出两本批判于丹解读经典的书,书名为《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消息一经披露,便有“借于丹名气炒作和跟风”的质疑。还有评论者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哗众取宠,借指正于丹的纰漏,制造一点轰动效应。”正是由于这样质疑的压力,某出版社原本打算出版一本国学爱好者写的《当〈论语〉遭遇于丹》,但日前这家出版社又紧急叫停了此书。出版社认为,作者级别太低,并且有借于丹炒作嫌疑。

  这真是好笑得很,也蛮横无理得很。学术上的正常批评和讨论,怎么是“借于丹名气炒作和跟风”呢?是在“哗众取宠,制造一点轰动效应”呢?无名之辈对名家的作品提出批评就有借于丹炒作的嫌疑?

  不错,于丹现在走红得很,是大名鼎鼎的名人,被捧她的人誉为“学术明星”。她的《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成了畅销书。但是她的书就不允许批评吗?就不能批评吗?出版图书批评一下就是借于丹的名气成名获利?这是什么逻辑?哪来的道理?如果说批评于丹就是借她之名而成名,那么于丹也是借了孔子和庄子之名啊。但是,我们能这样说吗?

  在学术探讨、研究和批评上,应该是没有禁区的。无论是谁,即便他是学术泰斗,都可以批评。哪怕是这批评来自无名之辈,也没有什么道理。学术的发展,就是相互批评的结果。没有批评,学术不可能得到发展。研究者也不可能在学术上取得瞩目的成绩。当然,这批评只能是正常的学术上的批评,而不是人身攻击,更不是其他的批评。

  平心而论,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是有瑕疵的。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所研究员吴光就说过这样的话:学者们认为于丹在普及经典文化方面起了积极意义,但也认为于丹的解说存在一些硬伤和曲解,比如“民无信不立”中的“信”,不应解释成“信仰”,而应是“信用、诚信”。这评判就很中肯。于丹解说中存在的一些硬伤和曲解,是应该予以批评和校正的。万博科传媒集团某负责人曾说,出版这两本书是为了正本清源,还经典以本来面目。如果不批评,就会让读者接受错误的经典阐释,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作者的不负责任。因此,这种批评不但于丹需要,而且大众也需要。

  退一步说,即便这两本书是“炒作”和“跟风”,也没有什么不可啊。我们现在不是大力提倡普及传统文化经典吗?在这普及中只有于丹的两本书显然是不够的,即使只是普及《论语》和《庄子》。我们既然需要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也需要《孔子很着急》和《庄子很生气》,而且越多越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行之有效地普及传统文化经典。

  现在有一种很不正常的风气,这就是不允许对名人名家的批评。如果一有批评就视为“炒作”,视为“傍名人”。这种风气是极为有害的。它妨碍和窒息了正常的批评,影响了学术的研究和发展。我们必须改变这种风气,积极倡导批评,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关链接

  “十博士”出书“解毒”于丹

  继《百家讲坛》成就了易中天(blog)、王立群(blog)、于丹等人的“神话”之后,关于学术“超男”和“超女”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其中有关于丹的争议尤其激烈。4月15日,随着全国十博士的“批于”图书《解“毒”于丹》的出版,对于“于丹现象”的争议再次升级。

  “于丹热”带火“批于”书

  于丹走红后,《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在国内受到热烈追捧,销量已达数百万册,然而争议也随之而来。15日,由中山大学徐晋如博士主编的《解“毒”于丹》一书首发式在京举行。另据相关报道,科技文献出版社的两本“批于”套书《孔子很着急》和《庄子很生气》即将推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当〈论语〉遭遇于丹》也在本月面世;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丧家狗——我读〈论语〉》也将出版。由此,网络上关于“于丹现象”的争辩,已逐渐演变成了出书批判于丹的热潮。对此北大哲学系教授李真表示,“真理越辩越明,能够发起讨论是件好事。学术需要自由争论,才不会有一家之言的垄断现象出现。”

  “倒于派”:对经典应心存敬畏

  对于《解“毒”于丹》的书名和副标题“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与庄子”是否对于丹本人颇具挑衅意味,徐晋如默认此前并未与于丹进行沟通,“我觉得是科学精神在支撑我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国不缺科学精神,但却缺乏对它的敬畏”。他指出,自己本次发起的不是对学术、而是对常识的争论:“看到常识遭到侵犯我当然会很愤怒,‘毒药’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说法,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道还硬讲的话,对读者就无异于毒害。”十博士坚持,自己不是“跳梁小丑”,亦非“醋意大发”,更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使然,“‘于丹’只是一个符号,十博士反对的是日益严重篡改和歪曲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原旨的‘于丹现象’”。

  如何解读经典成焦点

  十博士声称,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然而,任何妄图通过吃快餐的方式去了解传统文化的想法都是荒谬的,世上没有哪一种知识不需要经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和实践就可以被掌握。我们从来不会反对人文理论的通俗化,但通俗绝不等于庸俗和媚俗。通俗和庸俗及媚俗的根本区别在于,通俗是用易于使人理解的方式讲述正确的知识,而庸俗和媚俗则是根据一般无知者的接受程度,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

  有专家指出,影视学博士出身的于丹口才出众,普通观众很容易受到吸引,但于丹讲解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论语》和《庄子》,而不是一两本古典小说,既然是谈心得,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在这一点上于丹未能“过关”。

  《原道》主编、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秘书长陈明认为,“于丹现象”不能完全从学术角度来解读,“易中天和于丹在各自领域的成功,表明二者的确有过人之处,学术‘超男’、‘超女’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这表明经典有魅力,大众有需要。文化和市场结合造就了这种成功。但经典在经过普及后就应转向提高阶段,二者属于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市场,应该做出不同的成绩。应该肯定于丹现象存在的价值,但她的用心是好的,实现起来却是艰难的。”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廖名春指出,“于丹现象”之所以能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代表《论语》等国学经典的重要性,然而在解读上还要下功夫,不能歪解错解,更不能庸俗化。这也将是所有知识分子的努力方向。(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汪涓)

  作者:-匡生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