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广州日报:姜文的“太阳”为什么没能升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09:40  广州日报大洋网

  作者:张结海

  我们有些电影人因循守旧,完全忽视中国电影、世界电影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质的变化。有些中国的电影人满脑子想的是如何讨好外国人,自己没有满足中国观众需求的能力和办法,却抱怨中国的市场太小收不回投资。

  得知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未能入围戛纳电影节,一时间,心情十分复杂。

  种种迹象表明,姜文对这部沉寂7年之久、制作过程一波三折的“太阳”十分看重。首先,媒体报道说,姜文为了冲击戛纳,特地提前了一个月去的法国,可见其重视程度。其次,电影都已经可以上映了,国内能够了解到的其中的内容却极其有限,只知道是一部“文革”时期农村题材的所谓“情色电影”,可见制作方的保密工作是如何了得。制作方的这番煞费苦心显然是希望先在戛纳得奖,再杀个回马枪返回中国获利。第三,电影原来的名字叫《太阳再次升起》,姜文要表达的寓意是,我13年前阳光灿烂过一次,今天我的太阳要再一次升起了。我猜测,一定是有人觉得《太阳再次升起》这样的名字过于露骨,这才临时改为《太阳照常升起》的。

  一个月之前,我先后发表了《是谁把姜文变成了二流演员》和《大陆男演员正在走向“集体淘汰”》两篇文章,核心的观点是,以姜文为代表的内地男演员在香港演员的挤压下整体沦为配角。越来越多的事实正在证明我的判断的正确性,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影坛“热闹”异常,可惜这些热闹与内地男演员几乎完全没有关系。

  内地男演员集体性的尴尬局面,背后值得我们中国电影反思的东西实在太多:我们有些电影人因循守旧,完全忽视中国电影、世界电影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质的变化。13年过去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戛纳、威尼斯的评委依然对一个中国“文革”题材有兴趣,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文革”农村题材的电影已经很难吸引构成中国观众主力军的、“文革”后出生的“70”、“80”新生代了。

  我们要反思的第二个问题是演员培养的机制,建国初期的中国电影更多的是一种宣传品,上世纪80年代后慢慢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品,演化到今天,电影已经是一种商品了。与之相反的是,我们的许多电影人依然单一地只注意演技、思想性、艺术性等,而忽视了演员的包装、国际知名度的建立、票房号召力的培养,因此当电影的商业大潮席卷神州大地时,计划经济培养出来的姜文们尽管只有40多岁,却被50多岁的周润发们打得落花流水那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还有些中国的电影人满脑子想的是如何讨好外国人,自己没有满足中国观众需求的能力和办法,却抱怨中国的市场太小收不回投资之类。把全部的宝押在一个洋奖上,似乎看不到即使笼罩着洋光环的《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也依然可能在中国不卖座的事实。

  姜文的早期作品,从第一部的《末代皇后》开始我一部不落,但是,《太阳照常升起》在中国上映时我真的不知道是否会去看,不过即使去,那也不是为了太阳的升起;相反,那是为了太阳落山之前那悲壮的一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