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京报:文化艺术也要“持证上岗”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09:21  新京报

  作者:熊培云

  每个人都是这个转型时代柳暗花明的“见证者”。但是,真正的“见证”是我们参与并记录那些具体的、有声有色的国民创造,而不是有关部门层出不穷的证件和纠结在街头巷尾、破坏社会信用的“办证”广告。

  上周有媒体报道,文化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即将推行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今后从事影视、歌唱、舞蹈等文化行业将需持证上岗。该消息一出引发多方争议,日前文化部官员回应称,目前职业技能鉴定只针对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剧院团、博物馆等,文化产业领域如娱乐业、网吧及文化活动暂时自愿参加,但到一定时候会逐步扩大这一制度。

  (昨日《新京报》)不仅仅是文化行业,如今很多行业都在大力推行持证上岗,该如何看待“统一标准”、“持证上岗”现象呢?

  有人说,这种“统一”的目的也许是好的,因为现在文化行业“太混乱”,有的人“素质太低”。然而,问题在于,这种“统一”能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创造力甚至创造方式都不可能有什么统一标准。如果有标准的话,也只是由大众来衡量。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文化艺术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公众的选择只能证明怎样的艺术为更多人所喜爱。但是,作品本身也不像统一的标准答案一样具有排他性。

  其次,这种“许可证制度”会缩减文化艺术的社会空间、减损社会的创造。文化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行业,同时也是一项与审美相关的行业,它不像其他许多需要技能培训的工种一样必须按部就班流程作业。

  据称,根据这个职业技能鉴定,在选秀活动选出来的“才子佳人”们无论曾经取得什么名次,只要进入文化行业就业还需要取得职业资格。从中不难发现,即将发生在文化领域的“持证上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个社会自我成长、自然拓展的秩序产生了冲突。紧随其后的问题是:什么理由可以使这张证件具有高于社会抉择的权威?

  不言而喻,缺乏规范的“持证上岗”制度还会增加社会成本。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王宁生透露,当前我国每年考评各类证书的经济总额超过3000多亿元,仅外语证书的考试,全国要花费300个亿。

  为此,王宁生建议规范“职业资格证”的市场秩序。

  显然,额外成本并不止于经济层面。一方面,繁文缛节妨碍社会成长,人们因此花更多时间获取证书;另一方面,以“发证为名,交钱为实”的“买证上岗”也使有关部门和社会面临信用危机。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是这个转型时代的“见证者”。但是,真正的“见证”是我们参与并记录那些具体的、有声有色的国民创造,而不是有关权力部门层出不穷、花花绿绿的证件和纠结在街头巷尾、破坏社会信用的“办证”广告。

  促进就业是政府义务,积极就业是国民权利。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政府部门应该考虑的首先是它将为社会增加什么,而不是为自己增加什么。事实上,从法律角度来说,从事文化行业作为一种就业方式本是民众享有的一项自由权利,有关部门若要对此设限,需要面对《行政许可法》的拷问。

  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持证上岗”有利于促进就业。显然这里有一个逻辑上的错误。职业技能鉴定不是技能培训,作为“把关者”它没有为“闯关者”增加任何技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