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京报:选秀节目的“秀”色真的“可餐”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9:55  新京报

  作者:周黎明(blog) 

  如果选秀节目变成了作秀节目,但又缺乏作秀的原创性,到头来,就只能靠卖弄美色了。最后选出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人,也就毫不奇怪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选秀季节,打开电视机,满眼都是雌雄莫辨的中性美人,满耳都是“你是最棒的”以及“这一路走来”的台词,比NBA的投篮还要频繁。

  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blog)》以及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blog)》是这一波选秀的主力军。观看这几台戏,最强烈的感受是已现老态,很难想象最长久的《超女》也只到第四季而已。若真到《美国偶像》那个寿命,估计所有选手、主持人和评委的话语都跟当年样板戏唱词似的,全国人民都能倒背如流了。

  这类节目在西方叫做realityprogramming,大致译成“真人秀”,最重要的是“真”。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除了眼泪是真的,其他都已有过度包装的痕迹。那种观看比赛所特有的现场真实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已十分罕见。

  节目似乎实行“民主集中制”,即表面上给你一个有限的挑选空间,然后往往被集中到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标准中。从这个层面讲,还不如央视青歌赛那么纯粹,当然也可能难以复制2005年超女的全民狂欢。

  选秀节目有双重目的:一是发掘和培养明星,二是节目本身提供大众娱乐。2005年那届超女的确捧出了几位光彩各异的明星,但第二年就有点缺乏新意了;去年的好男儿尚未证实自己的实力,今年参加选拔的,乍一看有不少简直就是去年那拨的克隆版,从发型到服装完全照抄。《红楼梦中人》是第一回,没有参照物,照理可以令人耳目一新,但不知怎的,节目缺乏戏剧冲突,也许跟《红楼梦中人》本身的题材有关,选手需要表现细腻,很难靠反差取胜。

  这些节目最大的败笔是表述雷同,无论是选手还是主持人,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仿佛咱们汉语天生就是这么贫乏无力。客套的鼓励和虚假的谦逊在一遍又一遍重复下,显得尤其难以忍受。相比之下,《美国偶像》的选手虽然也不乏作秀的成分,但说话各有其趣,能彰显个人的性格,跟评委的争辩更是一大看头。而我们除了少数评委通过唱黑脸炒作自己外,基本上没有特色可言,主持人的套话更是发展到官腔的水平,估计会间接败坏教师和心理医生的表达能力。

  选秀节目的第二大罪状是拖沓。明明一个半钟头的内容,非要拖到三个钟头,老牛拉车似的,磨磨蹭蹭,不停地复述着铺垫和过渡内容,不停地卖关子,而真正有骨头有肉的内容少之又少。这或许也受了官场文化的影响,一切讲排场,不讲实质,场地布景装饰得很花哨,但戏本身则虎头蛇尾。

  如果选秀节目变成了作秀节目,但又缺乏作秀的原创性,到头来,就只能靠卖弄美色了。最后选出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人,也就毫不奇怪了。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电视不仅在寻找一个贾宝玉,而是在培养一代贾宝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