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我的教师生涯》郑克洪再造主流文艺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15:59  新浪娱乐

  近年,导演郑克洪不仅推出了《沉默的远山》《丛林无边》两部艺术手法成熟的影片,而且在电影界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主流文艺片的说法,得到了广泛认同。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究竟要走怎样的道路才能更符合国情一直是圈内圈外争论的焦点。有的说要学好莱坞,大制作,大投入,大产出;有的说要学习韩国,发挥民族特色,多元化发展;也有的说要向法国学习,坚持走自己的路等等。自然,外来的经验对我们电影事业的发展有不可否认的借鉴作用,但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其实也不可取。只有形成独特的特色,才能在国际上鲜明的打响“中国电影”的牌子

  提起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自然就是武侠片啦!《英雄》《卧虎藏龙》《七剑》曾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人的侠骨柔情,把深藏于中国人内心的侠义精神通过直观的影像语言展示了出来.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是独特的“中国电影”呢?我想是有的。在第六代电影人逐渐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的时候,他们所倾心的文艺片成为了热点。同时,他们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困境.贾樟柯《三峡好人》虽拿到了威尼斯金狮奖,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惨痛现实似乎预示着第六代低廉的象征,隐喻手法的穷途末路.而我们回过头来看肇始于第五代前期的主流文艺片对于影像语言的运用自如其实源于他们有一个扎实的故事,不像第六代所宣称的所谓淡化故事,彰显影像.试问,对于电影来说,没有故事,何谓影像,不过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而已.《世界》说,"我们飘在这个世界".而这.正是对他们,那些看起来亲近温和,而骨子里面却溢满精英血统的第六代电影人自身身份的绝妙隐喻.

  做为界于第五代与第六代之间的著名导演郑克洪除了有丰富的实践拍片经验外,而且理论功底也很深厚,他在拍摄出广受好评的影片《沉默的远山》的同时首度在国内明确了主流文艺片的提法。他说,主流文艺片包容性很大,也能全面通过银幕反映中国社会的过去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自觉肩负使命,前期拍出很多反映时代变迁的优秀电影,受到各大电影节的衷爱和影迷的推崇。他们的工作为主流文艺片的开拓和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说,主流文艺术片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电影的又一个标志。它意味着坚守、创新和突破.

  郑克洪的新片《我的教师生涯》即将公映,它将成为又一部具有郑氏特色的主流艺术影片。小楚/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