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新京报:陈晓旭向死而生的准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09:27 新京报
作者:水晶(北京剧评人) 林妹妹陈晓旭悄然告别了这个世界,无论是她数月之前的遁入空门、还是死后扔下的大笔遗产,都变成娱乐新闻最为关注的事件,也让娱乐圈的友人们借此互相提醒关注健康。然而,在娱乐新闻和财产分割等世俗话题之外,林妹妹的死与她生前最后一段短暂的“戏剧性演出”,这段“向死而生”的精神准备和世俗准备,实在值得人们多思考几分钟。 传说佛陀释加牟尼生为王子,当这位在鲜花与一切美好事物包围中长大的王子与“生老病死”的种种现象不期而遇时,痛感生命无常的他开始走上修行之路。藏区还流传着另外一则同时代老妇人的故事,她因儿子死去而悲痛,求佛陀让儿子复活。佛陀答应:“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治疗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籽给我。”老妇人敲开城里每一家的门,每一家都有亲人曾经过世。最后她终于了解到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将儿子埋葬后,她来到佛陀身旁。佛陀问:“你带回芥菜籽了吗?”“不!”她说:“我开始了解您给我的教法,悲伤让我盲目,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死亡的折磨。”从此她一生追随佛陀,寻找解脱之道。 面对他人生老病死时,悟及生命的终极意义,从而选择修行的道路,可说是伟大。而面对自身的生命即将终结,愿意在最后的时间里静心思考,放弃许多,也同样是一种勇敢。早在数月前陈晓旭出家时就已有她身染重病的传闻,虽然家人屡屡否认,但回头想来,这个原因至少会是促成她如此选择的要因。我不认为身上插满管子、把有毒没毒的药一起往肚子里吞、愿意把一切可以割的地方都割掉才叫“与疾病做抗争”,时至今日,人类应该有权利选择面对生命终结的方式。在知道死亡将日日临近时,皈依佛门一方面是寻求安慰与心灵的依靠,另一方面更是在精神上和无人知晓的内心率先对自我进行一次终极审判。相比于大多数只顾求生而不知生却为何的人而言,陈晓旭可算是智者与勇者。 然而这思考仍来得太晚。这不怪她,是这个社会每天都在教人奋进向上、追求高薪豪宅美女华服,名枷利锁的重重捆绑和加持之下,人们俨然早已忘却还有挥之不去的死亡这回事。陈晓旭自己也曾经说:“在那段时间里,我不断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一次次搬到更大、更美的房子里,还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后来,我发现物质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 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 向死而生,不单是勇气,更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如果我们能够早一点开始思考死亡,把生命的终极意义和死亡即将来临当成早早开始的必修课,这个世界或许会多一点平和与安宁、少一点浮躁和狰狞,这个社会系统也会有能力在庙宇之外提供更多的心灵家园,供人生途中行走的旅人歇脚与反思。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