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京报:《妈妈咪呀》,性解放的“伤痕文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09:45  新京报

  作者:张璐诗

  这帮只合排了不到十个月的演员们,将“致敬1970、1980年代”的精神,都有滋有味地表现出来了。就当是打量欧美输出他们的“伤痕文学”吧。

  音乐剧《妈妈咪呀!》与其他音乐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先有了音乐,再有脚本。为了呈现音乐这一主角,用故事做绳线,把22首歌串起来。我一边看,一边会想起香港电视台上经常干的事:为某歌手制作一辑专题,推荐多首作品,通常用的就是这种“剧场”形式。作俑者与观赏者,都心怀醉翁之意,要强调的、要寻求的不是一出好片子,只是换一种方式听歌。

  只不过ABBA(听歌)郑秀文(听歌)古巨基(听歌)的受众至少多出了北半球与西半球。恰巧世界公认的音乐剧中心都在那里:伦敦西区与百老汇。散了伙的昔日“金童帮”,要转投音乐剧怀抱,毫无难度。有过一两部剧的“试水”,《妈妈咪呀!》天时地利人和,有足够财力,请得动各路幕后高人。场面好看了(特别要说明的是,好看的场面很简洁,令人印象最深的,并非台上斑斓的群舞,而是始终挺立的两座靛蓝海水色立体“希腊小屋”,还有打在小屋墙面上、树影隐约可见的“清晨光线”),观众雀跃,水涨船高。

  转眼间,水载着船的猛力,足以冲上了中国这个ABBA并不成气候的堤岸,除了在迪厅与快餐店偶尔响起的《舞会皇后》。我们看到音乐与戏剧的交集,完全在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年轻人自由不羁的青春轨迹。看舞台剧习惯了男女主人公眉目传情、半天捅不破玻璃纸的“纯爱”的中国观众,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观众,将要接受一场反叛、反传统且随时干柴烈火的洗礼。主角绝对是三个“疯狂年代”的过来人:三个中年女人一台戏。她们高嚷:“我们不要婆婆妈妈的男人在身边”。她们年轻时都轻佻地交上情人,生下了儿女不知道父亲是谁,还会得意洋洋“单身妈妈就是自由”。倒是在21世纪前夕,长到了20岁的女儿责怪母亲“不负责任”。演员们的言语与举止,处处是上世纪下半叶性解放遗风与女权主义的痕迹。而那笔调,一嗅就是同类的气味———一定是个女写手。

  可是全球巡演的制作负责人,即使面对媒体的提问,仍只对这个“文化差异”含糊其词,只是重复着公式化的答案:“温馨的情感故事,全世界都一样”。也许剧中给出“结婚就是负责任与不自由的代名词”这个信息,许多国内观众会认同。然而紧接着,两个原本信誓旦旦的年轻人,显然在受到父辈“混乱”关系的影响下,忽然决定退婚,并携手闯天下。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的转折,自然不是“全世界都一样”可以敷衍过去的。加上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频密上床,这种情形要是离开了阳光灼热的海滩做背景,甚至有猥亵之嫌。你要观众如何理解?难道就当作一场没心没肺的闹剧来看吗?或者现场的家长在“疯女人”对着献殷勤的小男生上下其手时,只捂上自家孩子的双眼便过去了?我要说,即使在观剧前看到过所有的评论,都是一边倒地说《妈妈咪呀!》的文本弱得只够得上好莱坞B级片的水平。但在观剧后,我认为这帮只合排了不到十个月的演员们,将“致敬1970、1980年代”的精神,都有滋有味地表现出来了。就当是打量欧美输出他们的“伤痕文学”吧。当三个中年“闺蜜”一首接一首唱ABBA的“金曲”时,那些爱情老调,完全变成了怀念那个女性要强、要独立的年代:“无法掩饰,天啊,我是多么想你”;“昨日如眼前,唱支新歌,小小女孩”。看戏的人心里将会打翻五味瓶,但不必去指摘错对。待半场休息时,自有一道现实的强光扫过观众席,把你唤回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