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新京报:感慨演艺界的过去式未来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09:32 新京报
作者:林奕华 大师留下重量与“轻”抗衡,那新生命除了给灰暗的生活冲喜,还有什么更积极的意义呢?乍看之下,好像只有热闹,而且还是似曾相识的。抑或,似曾相识根本就不可能避免,因为生命不过是一种循环? 这个夏天,许多名字成为过去式,也有一些刚刚诞生的期许与未来。有些是本人从事演艺,或是属于他们的下一代,天南地北相隔遥远。从六月杨德昌离开,近期有伯格曼与安东尼奥尼,还有香港两位老戏骨演员白文彪、鲍汉琳,到几近在同一周出生的锋芝结晶,雷颂德二世与那英(听歌)小宝宝,实在没法不让人唏嘘生命的规律:生生死死,不过如此。 先说死,后说生。因为曾在很多人的生命中,甚至灵魂里留下雕塑般的刻痕,那些年事已高的好导演对于深受影响的影迷来说,永远是一句“念你如昔”。可惜不是没有的,只是,那不是一般人想的“大师最好一直把电影拍下去”———安东尼奥尼晚年的两部作品《云上的日子》和《爱神》中的《欲》便令他的一些支持者“不忍看”———却是他们的电影已不可能任何时候都能在电影院看得到。 你或许会问,看光盘不是更方便吗?如果迷信方便等于一切,答案无疑是“当然”。只是思想家(blog)的脑中风景宛如偌大的树林、一片原野(blog),或无际无边的汪洋(blog),是需要身处其境才能对它的深遽和震撼有所感受的。换句话说,有些电影需要被更立体地观看,有些不。 立体的效果之一,是在观看过程中,你能感受到不止一个人或几个人在呼吸,而是在黑暗中渐渐形成一股磁场,有种神秘力量在推动,团结每一个人的思绪。有人曾以“教堂”比喻电影院,把它放在当下的电影文化里来参考,这种比喻只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我们现在从电影院走出来,若不是觉得形单影只(一场放映只有几个观众的情况比比皆是),便是错觉刚从饮宴散席,宾客之间只靠气氛维系,回到现实随即鸟兽散。 热闹是情怀,感伤也是情怀。但情怀不同于情感,后者是一整册书籍,前者只是散落的篇章。看着薄薄的纸张漫天飞舞可能鼻子发酸,但那个画面没有多少改变灵魂的力量。今天我们对生命容易觉得虚无,会不会是不敢再对情感有更多追求? 由是造成生命变成不能承受之轻。 大师留下重量与“轻”抗衡,那新生命除了给灰暗的生活冲喜,还有什么更积极的意义呢?乍看之下,好像只有热闹。而且,有些热闹还是似曾相识的。抑或,似曾相识根本就不可能避免,因为生命不过是一种循环? 谢霆锋(听歌)和张柏芝(听歌)从结婚到生子,很难不让人想到上一代的谢贤与狄波拉。艺人拍拖恋爱还可以被看作是偶像单元剧,一旦结成银色夫妻,便自动升级成长篇连续剧。锋芝在某程度上是谢氏家庭神话的延续,所以二人的下一代想不在大众关注之下哺乳、发育、成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老一辈艺人与媒体建立关系的模式毕竟不同于今日的霆锋和柏芝,所以,我很好奇反叛者如他们二人,是否也必然重复“艺人家庭”的规律,每年春节都要拍一张一家三口向大家拜年的新闻照片? 生命经过诞生,还需要被创造。作为观众,我们还是免不了对创造者有所期待———媒体目前最关心的是小Lucas将会有个什么中文名字,我呢,更希望在一对年轻父母的抚育下,看着他成为另一个对我们有意义、有重量的“名字”。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