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北京晚报:不玩“恶搞”戏剧不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2日16:05 北京晚报
这些年,由年轻人组成的民间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本来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剧团推出的剧目大多风格类似,主题贴近,内容苍白简单,形式上以“恶搞”为主,制作上追求娱乐性和商业性,虽然一时吸引了不少观众走进剧场,但几乎没有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产生。 但是,在这样的风气下,“恶搞”却似乎成了最流行、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法宝。于是乎,只见戏剧舞台上,段子泛滥,笑话风行,颠覆有理,恶搞无罪。最近,被称为“先疯戏剧”导演张广天(blog)的一部戏剧新作《红楼梦》,也因其荒诞不经、大胆肆意的“恶搞”红楼梦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本期“说道”我们特意请来几位戏剧专业人士,畅所欲言地说说对戏剧 到底该不该“搞”、该怎样“搞”……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会有狂躁的阶段,但如果一辈子都狂躁那就是有病了。我坚信任何风潮的东西一时热闹,但终究会过去。 我们需要更高级的“搞” 李东(戏剧制作人) 现在大多数戏剧中出现的“恶搞”,主要是用解构的方式,对权威、经典的东西进行嘲讽和颠覆。因为树立一个东西很难,而拆墙的事情就容易多了,既然建立难,那么就破。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国内有,在国际上也是一种趋势,像动画片《南方公园》,就是非常能“搞”。 另外,“恶搞”能流行也有一个技术原因,就是网络的作用。在网络出现之前,文艺作品能够公开展示,需要通过政府机构或者商业机构的认可。而网络出现以后,人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表达个人的看法。解构经典就和骂名人一样,容易得到更多的关注。 我觉得在目前的中国出现这种现象无可厚非,因为我们已经严肃太多年了。今天这种狂欢式的喜悦不足为虑,因为物极必反,过多这种狂欢式的热闹,必然会让人觉得无聊,而需要更有意思、更有深度的东西。就像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会有狂躁的阶段,但如果一辈子都狂躁那就是有病了。人到了30岁以后,会需要另外的生活方式,也会有另外的思考方式。所以没必要把这些视为洪水猛兽。 而且现在人们每天的工作压力很大,太累了,需要轻松。整个时代也从一个教育人的时代到了消费的时代。当缺少能够用轻松的方式传达深刻严肃主题的戏剧时,单纯“恶搞”的东西就泛滥了。所以我们不应该否定“搞”,而是需要更高级的“搞”。像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我觉得就很不错,观看的过程是很轻松的,但传达的东西又是有内涵的,而且有艺术技巧。其中也有“搞”的成分,但水平和层次是不一样的。 我一直给田沁鑫(blog)担任制作人,她的戏剧都是很严肃深沉的,没有任何“搞”的成分,但依然有它的观众和市场。因为我坚信市场会细分,任何风潮的东西一时热闹,但终究会过去,而最终是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就像当年曾经有过“读书无用论”的风潮,很多人也都受到了影响。但最终还是有一批人默默的坚持读书,等到恢复高考时立刻就脱颖而出。因为知识文化是这个社会的基石。有些道理是颠扑不破的,而我相信的是这些东西。 现在有很多观众从来没有进过大剧场,因为他们缺失戏剧方面的教育,不敢进大剧场。对待这些观众,我们不能高高在上的歧视,而是也应该尽量争取。我们现在的戏剧要服务于“90后”出生的人,就是要直接面对没有进过剧场的观众,根据他们习惯的审美方式来做出调整。这方面,田沁鑫在刚刚拍完电视剧之后也有更深的感受,认为拥抱大众并不意味着妥协大众,更不意味着放低自己。我们不会否定大众的东西,而是给它们升级。以戏剧为切入点,从消费的角度出发。因为现在惟一客观的标准是票房,现在谁也不能回避票房的问题。 戏剧是艺术,更是娱乐。“恶搞”是他们表达对社会、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但不能全是搞笑。 为了排话剧而排话剧就没意思了。戏剧就像谈恋爱,你不能用低级的东西去迎合别人,也不能去胳肢观众。否则弄的好是谈恋爱,弄不好就是调戏。 “搞笑”其实已经过时了 孟京辉(戏剧导演) 十年前当戏剧界还像温吞水的时候,有一些“搞笑”的东西出现,带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也吸引了很多观众。但其实当时还是幽默多于“搞笑”。“搞笑”特别直接,观众的反馈也特别迅速,就像快餐,也有点廉价,而且现在其实已经有点过时了。 我觉得,在“搞笑”的背后必须得有一个深情的东西,要不然就是“洒狗血”,就是撒泼耍赖了。你看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它最后有一个很深情的东西,有一种悲剧的东西存在。像我以前的《恋爱的犀牛》,有一部分是特别深情的,另外一部分有搞笑的成分,但它在戏里是有作用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的演出中有630多次笑声,140次掌声,也是因为它背后有一个特别强大的精神支持。 而如果单纯只是“恶搞”,看这样的东西会让我觉得很尴尬,脸部表情也会变得很僵硬。审美也是有高下之分的,现在有的观众一俗就笑,那怎么办?喜欢石头的人和喜欢雕塑的人还是不一样的。 在我看来,戏剧就像谈恋爱,你不能用低级的东西去迎合别人,也不能去胳肢观众。要和观众有一种默契的共谋。这是很微妙的关系。弄的好是谈恋爱,弄不好就是调戏,就是互相不满足,就是强暴了。 所以,我们要爱自己的观众。在不能确定观众是谁的时候,要爱自己的情感。要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别为了排话剧而排话剧,那就没意思了。 戏剧应该发展成大的行业 杨乾武(北京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我觉得如果是民间的、年轻的戏剧创作者做“搞”的戏是很正常的,一方面这是因为青春期具有的叛逆特点,另外一点也是考虑到商业市场的需要。目前的时代风气需要这样的东西,拒绝严肃。而且这也怪我们的戏剧工作者没有把严肃、崇高的东西做好。 我赞同美国人的一句话:“戏剧是艺术,更是娱乐。”如果不能提供娱乐、快乐是不行的。但应该在娱乐的基础上有文化含量,应该寓教于乐。娱乐也是需要想像力的。 年轻人的“恶搞”,也是表达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有渴望交流、渴望情感的东西在里面。而且我觉得他们也是在开拓演剧市场,影响更多的观众,培养一种进剧场的习惯。以后这些观众也会走进大剧场去看人艺的戏,去看严肃题材的戏。这样会把观众群体做大,同时建立起一个行业。戏剧如果只靠国家话剧院、人艺,是不够的,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要把戏剧繁荣,还是要更多依靠民间的力量。如果把它做成一个大的行业,有100多个剧团,让参与这个行业的人都有饭吃,让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培养的人才都能有地方发挥才华,这是好事情。 但戏剧也需要多元化,不能全是娱乐、搞笑。像我们现在做的“大学生戏剧节”,和现在的娱乐、恶搞风潮就不一样,而是鼓励每个人的艺术追求和个性追求,反对千篇一律,提倡多样化的艺术创作。 大肆泛滥的商业演出,是以人类物质欲望为基本对象、以赢利为惟一目的的。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文化成为监狱;另一种是文化成为滑稽剧。 娱乐至死,戏剧何为? 林克欢(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 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时代,商业戏剧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问题不在于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有商业戏剧,问题在于倘若所有的戏剧都变成商业戏剧,一切意义被消解,一切历史被拒绝,一切经典不是被亵渎就是被神化,纯粹的消费性娱乐使得文化无从指认,思想化为乌有。 近些年,以人类物质欲望为基本对象和以赢利为惟一目的的商业演出大肆泛滥,属于大众消费文化的通俗闹剧、歌星演唱会、时装表演、模特儿大赛、边吃边看的宴乐歌舞、饮宴相声,迅速抢占了大部分演出市场,实验性的先锋戏剧被挤到了边缘。一方面,先锋、实验戏剧所拓展的舞台语汇、技法、手段,已普遍被商业性通俗演出随意挪用与篡改,并被充满着打闹、戏谑、滑稽模仿与无厘头逗笑的消费文化所解构;另一方面,部分先锋戏剧工作者为了生存,也同样以明星为卖点,追求招徕观众的逗乐手段,轻而易举地实践了与市场及媒体的共谋,在解构传统、解构经典的同时,也解构了先锋戏剧自身。2006年底至2007年初,表演工作坊推出一台20年前的老戏《暗恋桃花源(blog)》,票房大有斩获,评论界的反应十分冷淡,不仅其舞台风貌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在离开了特定语境之后,新版的《暗恋桃花源》除了明星+搞笑+一丁点儿“后设戏剧”(Metatheatre)的编导技巧之外,还留下多少耐人回味的东西? 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醒人们:“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G·Or-well)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A·Hux-ley)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剧。”对于一个缺乏反思与自我解嘲能力、一味沉迷于嘻哈淫乐而精疲力竭的文化,除了娱乐至死外,难寻救命良方。 尽管剧场的失落与实验戏剧的边缘化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然而从事戏剧的人也难辞其咎。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的同时,戏剧家们却整体性地从生活现场撤退,不是唱唱酸歌蜜曲,就是编些“白领话剧”,描摹那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与争风吃醋的男女情趣。被经济大潮挤到社会边缘的戏剧家,茫然四顾,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消费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先锋戏剧、学生戏剧、业余戏剧、社区戏剧、非牟利戏剧的必然终结。问题只在于,你是将戏剧当作你的生活方式,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还仅仅是谋生的职业、发财的手段或者其它取欲的捷径。 本版文字王润J069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