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红网:观众为何不买《济公新传》的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09:36  红网

  作者:刘海明(blog)

  由张国立导演、张默主演的《济公新传》正在北京电视台二套播出。这部电视剧对旧版游本昌的《济公》做了很多颠覆,形象更年轻更漂亮,造型更干净华美,甚至还多了两位佳人相伴……不过,很多观众对《济公新传》并不买账。(《北京娱乐信报》2007年8月13日)

  四川卫视的公共频道,刚播完《济公新传》。笔者几乎逐集收看了这部电视剧。起初,对《济公新传》颇有好感,越往后看,越对张默版的新“济公”感到失望。北京的观众多数不买《济公新传》的账,同样印证了笔者的感觉。

  荒诞不经,是这部电视剧失去人心的主要原因。电视剧是虚构的东西,允许编剧、导演和演员进行再度创作。然而,任何创作,尤其是有关历史传说中基本定型的人物,不能随意虚构。与济公形影不离的“桃花运”,虽然荒诞,倒还不是《济公新传》最大的硬伤。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是《济公新传》中的济公,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些相似,虽没有七十二般变化,魔力也甚是了得,仿佛他行善不是靠他的智慧,而是观音菩萨赐予他的三件宝贝。观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就纳闷,济公是凭借其超人的智慧和一颗赤诚的善心济世的呢,还是凭借上天的安排,用超乎人间的法力来济世的。如果是后者,我们该敬重济公还是敬重观世音菩萨?《济公新传》给我的答案应该是,靠观世音赐予济公的宝贝帮助他人。更让人看不懂的是,济公的本事再大,与其他搞歪门邪道的反面人物相比,则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终,众仙家合力迫使济公下了“地狱”。这种结局,给观众传递的信息是,人类社会是正不压邪。这种设计,有悖于人们的审美习惯,难以被人接受。

  济公的生命力,在于一个“济”字。没有济公的行善乐施,抱打不平,今天的人就不会记住济公。纵观整部《济公新传》,济公“济世”的功劳,不过区区两件:一是给杭州的民众造了一座桥,二是用魔力帮助岳飞的仆人,从秦桧手里夺回了被霸占的岳宅。几十集的电视剧,济公的功绩如此“微不足道”,是导演在贬低济公,还是老百姓看走了眼,将济公的形象拔高了,不得而知。反正,和整个电视剧中的“情”戏相比,济公是被女色所误,为当地百姓分忧解难,反倒是次要的。这种拍摄思路,令人生疑。

  旧传新编,不是不可为,而是一定要编出新的寓意,不然,水准不如原来的版本,丢人事小,浪费人力、财力也可原谅,惟独浪费观众的时间,丑化剧中主人公的形象,那才是真正的犯罪。遗憾的是,时下的一些“新传”的影视剧,水准倒退的不止一部《济公新传》,这反映出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导演的眼高手低和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观众不买账,新传未老先衰,究竟是谁的悲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