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文汇报:纪录片时兴“情景再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08:26 东方网-文汇报
新闻提示 由演员来进行“历史情景再现”,这一表现手法正在成为纪录片创作的新宠。但纪录片专家告诫说:在肯定“情景再现”能丰富纪录片表现手法的同时,需要切记“情景再现”并不是纪录片的全部。任何新的表现手法的运用都应该服务于纪录片的整体创作需要,不违背纪录片的真实原则,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本末倒置。 最近上映的纪录片《南京》中的有些历史情景是由好莱坞演员再现的。美国电影人不仅搜集了丰富的史料,演员扮演的拉贝、金陵女子大学校长等“见证人”也同样出色。国内一位纪录片制作人感触颇深:“《南京》里演员饱含感情的‘讲述’,不仅没有削弱史料的真实性,反而强化了要表达的主题。” 有演员参与的“剧情纪录片”是如今纪录片的新宠。在刚刚闭幕的广博会节目展上,很多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特别标注了“剧情类”,由专业演员来实现历史情景的再现,成了纪录片的一大卖点。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再次引起了纪录片观众和专业人士的关注。 突破表现内容 最早由Discovery(听歌)探索频道和BBC等海外纪录片把“剧情”观念引入中国,近几年《生死罗布泊》、《故宫》等国产纪录片的制作播出,“情景再现”已经成为纪录片时兴的表现手法之一。在本届广博会节目展上,《昆曲600年》、《大明宫》、《前清秘史》等历史题材纪录片不约而同地在宣传中凸显了“情景再现”。 有多年纪录片制作经验的上海纪实频道李晓表示,观众早已不满足由“空镜头”构成的“历史回望”,剧情再现的出现,不仅令纪录片好看,更重要的是突破了纪录片的表现领域:“除了拍摄事件的经过,‘情景再现’帮助纪录片深入到对象的内心深处。以前多用屋檐落下雨水表现一个人的愁思,现在加入剧情无疑能丰富纪录片的视觉形象。” 挑战传统理念 然而,伴随着“剧情类纪录片”的流行,纪录片原本遵循的“真实美学”也面临挑战。不少观众和纪录片业内人士提出疑问,纪录片怎么能以演员扮演的方式重现,加入了演员表演还是纪录片吗? 《大明宫》制作方的李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流露出倚重“情景再现”的无奈:“大明宫保存得不如故宫,不用剧情讲故事带出历史,仅仅依靠文物史料,几乎不能构成纪录片。”而尤小刚则表示,“情景再现”在海外已相当成熟,熟悉纪录片的观众并不会混淆“剧情”和史实之间的关系。 针对“情景再现”的争议,业内人士则提出需要把握内容和表现之间的关系。“纪录片目前也开始尝试类型化,剧情类是其中之一。‘情景再现’作为一种适应类型化的创新,我们在肯定其丰富纪录片‘真实美学’内涵的同时,也需要切记‘情景再现’并不是纪录片的全部。”纪实频道副总监干超表示,任何新的表现手法的运用都应该服务于纪录片的整体创作需要,不违背纪录片的真实原则,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本末倒置。 本报记者王磊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