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深圳商报:“同质化”是中国电视剧的大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11:24  深圳商报

  7000集电视剧,应该不是个小数字,假如好看的话,应该算是电视文艺的繁荣标志。假如7000集电视剧,大部分好看的话,被浪费的另外约10000集,就算是每年的存货、劣货,也不影响繁荣。可是中国人为什么觉得中国的电视剧沉闷、不好看?

  原因就是,中国的电视剧拍摄越来越没谱儿,越来越相互模仿抄袭,越来越肤浅粗糙,“同质化”是中国娱乐节目的大病,何尝不是中国电视剧的大病?

  电视剧之于观众,本身就是个快餐消费品,快餐的特征就是同质化。有人肤浅地、自以为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弊病一样,说:中医太依赖医生的个人诊断,不像西医一样有标准可以普及;中餐一个人一个样儿,不像洋快餐,走遍全球一个味儿,原因就是有统一的标准。这些都是常识,不能算是发现。洋医药、洋快餐,都是有统一的标准,其标准,体现在制作过程;而中餐中医,也有标准,其标准在结果,即吃好吃饱和把病看好。中国的电视剧,目前分两大类;一类是中餐中医式的,创作过程很有个性,偏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即过程不与人同,选演员要选得有根有据,表演要求是真正的从内心里发出的艺术表演;另一类是过程惟恐不与人同,因为别人的商业操作成功了,自己不需要创新、不需要原创,只要有名气的演员拿过来什么都能演。怎么演?就是逐步向港台电视剧那样,喜怒哀乐都有固定的格式,不管来得有无根据。后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致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占重大份额的同质化创作潮流,于是,大量老虎闻鼻烟——没影儿的事儿,被同质化地搬上荧屏,能好看吗?

  中国电视剧为什么这几年没有培养出新的、大腕级的演员?为什么曾经侥幸靠一两出胡闹剧出名的所谓大明星,近些年什么动静也没有?就是“同质化”培养不出好演员、更培养不出表演艺术家,同质化甚至将来连脸儿熟的演员都培养不出。就算是近些年出了名的演员,他们的表演有什么可让人欣赏之处?他们离开了某部侥幸让他们成名的电视剧,其表演还算是表演吗?这就是港台影视培养艺人的结果,艺人什么都能演,也能被随便什么人替代。艺人在同质化的培养机制里,获得不了表演技艺的进步,更磨炼不了对“艺”和人生的认识。学习?那更是笑话!如今进入电视剧行业的人,谁还需要学习?当表演成了人人都会、人人都不需要学的事儿,谁还费功夫去学习?

  看戏就是看演员,但不单单是看演员的色相,最终看的是演员所表现出的角色的风神,即使在观众素质越来越粗糙的当代消费文化风气里,这种来自人的本能的观赏需求还是没有改变。最初是看了戏,再看戏背后的演员和轶事,现在是戏还没影儿呢,先宣传演员,先炒作。不宣传演员的表演如何,就炒作演员的绯闻,这种风气本身就弄不出好戏、出不了好演员。

  俗话:糟蹋行当。即某个行当的人,不好好按照这个行当的基本规律办事,总在投机取巧,以损害行当的基本规律为获取利益的途径,最终会糟蹋该行当。电视剧从业者中,有许多人都是糟蹋行当。1万多集电视剧就是这样被糟蹋的。许石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