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际在线:李宇春垫底,误读的“大卫综合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11:44  国际在线

  作者:叶志军

  成也人气,败也人气,一向以人气指数见长的李宇春(听歌,blog),这一次竟然败在人气上。“2007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组委会近日公布了平面问卷阶段明星公众形象满意度排名。目前,刘德华(听歌)位居榜首,话题明星范冰冰(听歌,blog)郭德纲(听歌,blog)依然在500 名明星中位于后十位,而风靡一时的“超女”李宇春竟然排在了最后一名。(9 月11 日新快报(blog))

  这几乎是继上次在“2007中国最美50女人”评选中败给于丹之后,李宇春在类似的活动中的又一次走麦城。这或许又是一张让众多的“玉米”们不爽和狐疑的排名榜。但可能令他们更加感到沮丧的是,她们眼中近于完美的“春春”,竟然一次次地遭到媒体“有人气无内涵”的诘问。

  对于李宇春以及同样依靠选秀一夜成名的大众明星来说,人气几乎成了她们摆脱不了的“原罪”。在她(他)们成功的天平上,人们近乎众口铄金般地认定唯有“人气”才是他们破茧成蝶的砝码,而内涵的缺失似乎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那块“短板”。

  到底什么是众人眼中的内涵?或许问上一千个人至少可以得到一千零一个答案。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疑是有内涵的;倒退若干年,诸如刘翔、姚明这样的“肌肉英雄”,即便再功成名就,也不会被认为有内涵的。

  在西方人的字典中,有“大卫综合征”一说:《大卫》等顶尖艺术品具有令人眩晕的魔力,如果自身有着深厚艺术底蕴的游人过度接受艺术之美,会引发“心跳加速、头晕目眩甚至昏倒”的症状出现。在无数的“玉米”们眼里,李宇春就是她们的“大卫”,他们的“蒙娜丽莎”,这是一种几乎无法用常理解释的“粉丝”现象。但在大众娱乐时代,“喜欢你,没道理”的事情并不罕见。

  当娱乐至死成为生活的趋势,“大卫综合征”也便成为“粉丝”文化的常态。当“九斤老太”们一次次拿内涵不足说事的时候,可否能给内涵一个确切的答案?内涵是著作等身文化商人的那个?还是结构经典文化“奶妈”的那个?抑或是痞子小说骂人文化的那个?一个世无英雄文化狂欢的年代,我们又该到哪里寻找缪斯?

  朱大可(blog)认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目标不是要消灭这种文化,也不是要成为它的语奴,而是要利用话语的有限功能,去识读它的秘密和修正它的偏差,并重建知识分子作为警醒的批判者的历史传统。”

  李宇春究竟有没有内涵?此前文联伸出的“橄榄枝”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人气到底重不重要?“2007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已然用行动加以践行。只不过他们用“年龄在20-40岁之间,收入为中等水平”的受访者代替了疯狂的“玉米”。或者,这样的举动更加耐人寻味。

  李宇春只是一个流行偶像,而不是一个文化符号。在人气的海洋里找内涵,无异于问道于盲的缘木求鱼。别忘了,这是一个尼尔·波兹曼眼中的“娱乐至死”的时代,倘若时时戴上寻找内涵的有色眼镜,那么,处处都会是被误读的“大卫综合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