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新闻晨报:隐退?退还是不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4日03:20 新闻晨报
使用“隐退”这个词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格。比方说,我不写《脱口秀》,有的读者可能会嘀咕:老早写评论的那家伙是不是被开掉了?很少有人会说:噢,他是不是“隐退”了?为什么?规格不到。 另一方面,“隐退”也代表着一种境界。“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当一个人能够在世俗生活中达到游刃有余的状态后,他才敢“隐退”。记得10多年前,孩子们谈理想,某君曾豪言:“赚够50万,骑鹤下扬州。”现在呢?赚够50万,还不够供楼。人只有做到不役于物的境界,才有胆量说“隐退”。 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冯小刚同志距离“隐退”还早呢。 先谈规格。小刚规格不低。问题是,导演有导演的规格。考量小刚的经历,其实还是有很多遗憾的:如果要称“大师”,他偏偏和大奖无缘;如果要说“票房冠军”,老谋子《英雄》一出手,把这唯一的民间奖项也给捞走了……小刚是聪明人,而且心气很高,这些遗憾,他不能不知道,而且也不会不在乎。况且,你要说那些目标多么遥不可及也就算了,但一年年眼看着目标越来越近,你说,他真舍得就这么“退”了? 再说境界。王朔赞冯小刚聪明,但王朔似乎没说他淡泊名利。当然,做人太淡泊名利不好,脱离人民群众。大伙都觉得小刚的电影好,亲切,这是做俗人的好处。但是我们俗人的最大弱点是什么?就是“看得透,想不穿,拿得起,放不下”。说穿了,世上有几个人,能彻底想通“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道理?而且这种道理,是越聪明越看不懂。古今中外,皇帝可以退位,但是不会“隐退”;政客可以下台,但是不会“隐退”;生意人可以退休,但是不会“隐退”;文化人可以隐居,但是不会“隐退”……这个世界上能够做到真正隐退的,除了和尚,就只有道士。为什么?权力、名誉、金钱、人情,这些就是蜘蛛的网。当你内心力量无法强大到摆脱这网,当你自以为娴熟驾驭这些的时候,你同时也被他们驾驭着。 所以,小刚是不可能“隐退”的。无论主观还是客观上的准备都不够。 既然不能,那么小刚突然冒出上面的感慨,什么意思呢? 照我的分析,这叫“文化性撒娇”。不怨小刚,李安也干过,他拍摄完《绿巨人》,接受《明镜》采访,就一度表达过自己很疲惫,有“隐退”的念头。德国人不明白中国式修辞,以为他要“退休”。其实中国式“隐退”,后面跟着的就是“东山再起”。所以,我琢磨,小刚也就是对着老板撒个娇而已,接下来,该忙什么还忙什么。 另一种揣测,就小众了点。最近报纸上不是李安,就是姜文,关于《集结号》的新闻实在太少,甚至让人忽略了有这样一部大片的存在。所以呢,小刚给记者们提个醒,也给报纸版面提供点新鲜话题。 这种想法实在太小众,不提也罢。晨报记者李建中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