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精品购物:《太阳照常升起》为何兵败威尼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10:23 精品购物指南
李安继《断背山》之后再凭《色·戒》拿下第六十四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大奖,荣升成为屈指可数的“双狮大师”之一,可算步入了最辉煌的事业巅峰。相比之下,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继被戛纳电影节“退货”之后又在威尼斯颗粒无收。事已至此,无论姜文承认与否,影迷及看客都难免将他这部“七年磨一剑”的野心之作当成他个人的“小小滑铁卢”。姜文在出征威尼斯之前的饯行酒会上讲了很多看似玩笑其实自信满满的“暗示”,比如“谋事在人,成事在谋(暗指评委会主席张艺谋)”,比如“张艺谋没理由不为内地唯一一部入围影片在威尼斯得奖出力”……现在听来、看来亦充满了荒诞的戏(喜)剧性。那么《太阳》到底怎么样?如今影片已全线公映,它是否真如炒作中所反复强调的那般“神秘浪漫动人刺激”,还是自说自话言过其实的“自恋品”?公道自在买票入场的大众心中,姜文的此番成败亦命悬于此(票房和评价)。在影片公映前夕,刚从威尼斯飞回来的马不停蹄的姜文拉着周韵、房祖名(听歌,blog)等主演又在媒体面前走了一把秀,进行最后的“玩命宣传”,且听他说说《太阳》为何兵败威尼斯,以及这部电影到底能不能让大家伙看懂。 紧张的姜文 姜文此次因《太阳照常升起》而频繁出现在娱乐传媒和大众视野里,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对他的作品有着过久与过高的期待;有点儿嗷嗷待哺的意思,于是蜂拥而至;另一方面此一时非彼一时,《阳灿》时全民还都挺爱看电影呢,票价又便宜,所以那么优秀、那么独特的片子用不着宣传就能风靡全国,大家恨不得奔走相告,但到了“《太阳》时期”,全中国、全世界都快“炸”了,全人类都被轰得跟无头苍蝇似的找不着北,所以酒香也怕巷子深,不忽悠(诱)不成活啊,所以纵使“霸气”如姜文,现如今也得上赶着配合媒体搭台唱戏,您让我演成什么路子我就按您的来,只要能制造话题吸引眼球就行,别忘了他可是中国头牌男演员,演技公认一流。 所以千万别再死盯着姜文头上那些诸如“霸气”、“天才”等虚幻光圈不放了,他就是电影导演+演员,有才、有个性、脑子转得快、幽默,但和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也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如此次他的高调亮相,就尽量摆正自己在记者心目中那固有的不好打交道的“戏霸”印象,尽量回避一切不利于影片宣传的风险,问啥答啥,不急不躁,太配合了,甚至都有点儿郭德纲(听歌,blog)的意思了,逗贫都快逗上瘾了,比如记者战战兢兢地对他说:“我特怕问了下一个问题您会生我气”,他马上笑成一朵花儿似地说:“你倒是说说我什么时候生过你的气?”又比如记者问:“《阳灿》、《鬼子》和《太阳》在您心目中分别排什么位置?”他掰着手指头说:“《阳灿》是先拍的,然后拍了《鬼子》,最后是《太阳》,不就是这么个位置吗?” 他偶尔对记者仍有“挑衅”之举,或是本性使然,又或是“再换一种方式演给你看”,但马上就又赶紧自圆其说,面带傻笑,那分寸拿捏得极好,比如某女记者质问他为何在接受采访时还抽烟,他马上掐掉烟头诚惶诚恐地解释说:“我刚才不是征得你们的同意了吗?”又比如另一个女记者说她想问“三八”一点的问题,不知可问否?他先假装拒绝,然后马上转怒为喜说:“那我就跟你好好配合配合,来!问吧!”…… 如此姜文,与“戏霸姜文”、“天才姜文”,都是一个人,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你我,有时如此,有时那般,都恨不得人格分裂成N片儿才好。此次的姜文,唯一与以往显示出的不同“质感”是,他显得紧张了许多,纵使他把那种紧张感控制得很好,总能在关键时刻插科打诨地蒙混过关,但若你能不被他的表演所迷惑,你便会在“出戏时分”感受到他的欲盖弥彰——他已经控制得很好了,好演员啊!——这年头,又有谁不紧张呢?又有谁能演好自己呢? 叫卖的姜文 毫无疑问,记者纷纷将矛头指向《太阳》在威尼斯的失利,问姜文“所败为何”?姜文说自己此前所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谋”并没错啊——言外之意就是事儿没成也“在谋”啊,至于到底为何没得奖,姜文说,那就只能问评委和张艺谋了,反正他在威尼斯没见到张艺谋,俩人也没交流过。 看来这八个字还真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全功能用途。姜文的爱妻周韵倒是还算认真地回答了记者的疑问:“电影节只有六个评委,所以得奖与否都取决于他们的审美取向,无论戛纳还是威尼斯,每年都有他们想要的某种电影,比如拿了戛纳大奖的那部罗马尼亚电影,就是纪实风格很强的作品,有些镜头甚至是虚的,跟《太阳》完全不是一个标准。” 对于影片此前一直强调的“神秘”与“不可言说”,以及某些看过影片的记者和观众所提出的“看不懂”的质疑,姜文改用“简单直接”来描述《太阳》,更提出“看一遍绝对不够”,有点儿张伟平的贩卖技巧了:“电影当然是不可言传的,能言传的那是评书。人们为什么需要电影、音乐、绘画?因为人们在社会中,尤其是在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国,需要被社会格式化,但人的心灵是拒绝被格式化的,也永远不可能被格式化,人性需要抒发、沟通,电影正是对人性的缅怀,我相信被格式化了的现代人看了《太阳》一定能找到在心中奔涌的东西,看一遍肯定不够。” 姜文进而推销说:“反正我觉得这电影不一般,一般的电影就是三顿饭,早点、午饭、晚餐,我的电影有点儿像酒,但不是那种烈性的,而是葡萄酒,喝完令人微醺。至于说‘看不懂’?我觉得《太阳》是个特别直接的电影,里面出现的鞋就是鞋,火车就是火车,没有别的意思,您也别想多了。您要是真看不懂,就回头买票再看一遍,反正我要是看不懂什么电影我也不说看不懂,我多看两遍不就看懂了吗?原来不就那么回事儿嘛!” 解惑的姜文 姜文一直不能具象地说出他心中的《太阳》到底想表达什么,记者转问总是傻笑的房祖名,看这个生在香港长在美国的“星仔”是否能理解导演的初衷,房祖名无比谦恭地说:“我没法儿理解那么高深,因为我书读的不太好,不能领会那么深奥的东西,我能理解的就是,每个人都要珍惜现在,因为就算你今天死了,明天的太阳还会照常升起。” 房祖名还坦言可能因为自己“太白痴”,所以对《太阳》中其他角色的命运安排有所困惑,希望“在姜文心情好的时候问问他”,比如“黄秋生(听歌)演的那个角色最后为什么会自杀?”,姜文接下来马上当着记者的面很有深度地解答了小房的困惑:“叶弥的原著《天鹅绒》给了我很大震撼,它棒在哪儿?棒就棒在它把生活的本质赫然推到你眼前,什么来龙去脉都不存在,所有的解释都是人们在极度不安的状态下强加进去的,但生活其实往往没有绝对的理由,你说张国荣(听歌)的死有理由吗?自杀的人只有自己知道原因。所谓的来龙去脉已经麻痹了很多人,我不敢在这方面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我只想表达对未被格式化的东西的深刻缅怀。” 周韵对《太阳》的解读甚至比房祖名还要“单纯”:“我觉得大家都不要有什么杂念,不要赋予什么意义,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有着好听的音乐和好看的画面的好看的电影,只是它用了一种不太正常的方式去讲故事。”——此时此刻,看来再强调“神秘”和“无法言传”反而成了阻碍观众进场的反作用力了,所以还不如形容的越通俗越好。 尽管周韵矢口否认《太阳》中的“疯妈”一角是姜文为她量身定做的,但她仍承认这个角色最有吸引力和表现力。姜文甚至安排周韵在影片中以家乡方言温州话疯疯癫癫地朗诵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经典诗句,想说不是“量身定做”都难吧?姜文的解释是:“戏里面这个女人不是本地人,是从海边来的,这样一个女人,你让她说大连话?说广东话?别人都能听懂啊,只有温州话大家听不懂,而且传说温州话在战争年代还曾被用作通讯兵之间的密语,可见我们这样处理是有依据的。” 除了戏份重,周韵还是房祖名和孔维(blog)的推荐人,一推一个准儿,姜文笑称她应该去做“Casting”,就是在好莱坞专门负责选演员的副导演,看来导演夫人没两把刷子还真不成啊,有记者进而提问周韵说“以后是否会像陈红一样做丈夫的制片人”,周韵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一点儿都不感兴趣,我只想做演员。有好戏就拍,没好戏就在家看儿子。”本报记者 许涯男/文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