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哈尔滨日报:美剧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16:30  哈尔滨日报

  文/胡琦

  找乐不是容易事中美“差距”50年

  什么才算真正的喜剧?我们先按一个简单的标准,每集半小时的剧集,统统是。

  因为半小时时段,扣去广告后22分钟左右的时长,根本来不及完成一次规矩的起承转合,只适合讲一串笑话。

  江湖第一大派是经典的情景喜剧sitcom,sit就是site,棚内;com是comedy,也就是室内制作,伴有现场观众或者“罐头笑声”,这一派历史源远流长,从电视只能直播不能录播的时代就开始了。《六人行》之后的情景喜剧就纷纷借鉴了这种思路。但《六人行》的手法更自由奔放,经常加入一些外景甚至蒙太奇片段,只不过用罐头笑声来让它们不大显眼而已。

  而另一派——革命派,他们不要现场观众,不要电视机里有人陪着观众笑,偶尔在不可笑的时候自己傻笑,这一派不必拘泥于场景少,分场少的sitcom规则,发挥空间更大,手法更自由,目前最红的是《人人都恨克里斯》。

  为什么美国喜剧比中国的同类产品好看——《我爱我家》是不可复制的特例,那部戏中一个天才燃烧了全部智慧。美国情景喜剧对于剧本的重视和投入是中国电视业同行无法想象的。

  中国的情景喜剧每集通常由一两人执笔,手快的话一个人一天就完成一集,录制更快,连彩排到现场边拍边剪,只要一个下午。

  而美剧每部戏都有一个超过10人的编剧班子,家里有《六人行》的可以回去翻看该剧的第三季第一集,这一集开场是六个主角到咖啡馆喝咖啡,却发现里面挤满了人,他们常坐的沙发组上挤了十几位,他们就是该剧第三季的编剧群。而这个庞大班子每周只炮制一集剧本,其中至少要三次修改,前两次的草稿由编剧分角色朗读,寻找不好笑或者拗口的bug,最后一次则是由演员读,制作团队听,然后才是带观众的彩排和录制,而彩排和录制中又会进行修改。即使是这样充裕的人力和时间投入,电视小编剧们仍然是吃青春饭,只能在30岁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工作,而且大多数编剧在同一部戏最多服务两季,就会停工充电或者被换掉。

  这并不是在批评中国的喜剧制作团队不用心,而是他们无法用心,英达十几年来都在批评电视台压价,认为室内戏成本低就应该便宜卖。而美国电视业则采用比较合理的做法,只要收视率高,电视台买节目的价钱就高。极端点说,如果你有本事一个人面对镜头面无表情坐半小时,却能吸引到比NFL总决赛更多的观众,那么你的独角戏的卖价就会高于那几百条大汉乱打数小时的转播费。

  二十年来一道菜美剧喜欢“缺陷美”

  犯罪题材剧集始终是美各电视台的重头戏,然而在1997年之前,此类剧集却已经是日落西山好景不再。执法人员总是以高大全的形象出现,每一集破案手法都是大同小异,二十多年来吃同一道菜,所以在收视率上犯罪题材剧渐渐落后于青春剧、科幻剧甚至传统的情景喜剧。

  1997年HBO出品的《监狱风云》可以说是犯罪类剧集的转折点,同年,HBO播出的《黑道家族》更是大获成功。这两部剧集的成功,给了美国电视编剧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题材创新才是硬道理。

  从2000年开始,犯罪类题材劲吹“学习型人才”之风,这主要以CBS出品的《犯罪现场调查》、《数字追凶》为代表。在这些剧集里,主角都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涉猎学科包括法医学、心理学、血液分析学、行为分析学、痕迹学等等专业学科,破获罪案的关键线索往往都是一份实验室报告,这与以往那些“推理+调查”的办案手法大不相同,观众们有时会对剧集的分析作为对自己智商的挑战。2005年FOX推出的《越狱》更是把此股风气推向高潮,每一集结束之后,粉丝们就集中在BBS上面分析剧集里的蛛丝马迹,其专业程度甚至超过追捕那帮逃犯们的FBI探员。

  2001年9·11事件之后,反恐也成为犯罪题材剧集中的主旋律,超过半数的犯罪剧集都有涉及,而FOX出品以反恐为主要剧情的《24小时》更是热播一时,在影坛闯荡多年默默无闻的Kiefer Sutherland凭借此剧咸鱼翻身。该剧的“Real Time”实时拍摄手法也是电视界的一大创新,此前虽然在电视剧集的制作方面已经大量引入电影的拍摄手法,音画效果与十几二十年前相比早就实现质的飞跃,但是像《24》的“实时”表现还是首次,再加上多机位画面的同时出现,让观众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题材和拍摄手法上的创新,犯罪类剧集还有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重点表现主角们的“缺陷美”,不管LAPD、NYPD还是FBI的探员们,都不再头顶神圣公正的光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臂山”。这类人物的代表是《The Shiled》(盾牌)里的Vic Mackey警探,这家伙不仅一开场就射杀一名同事,在之后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经营自己的“生意”,维护社区治安的工作倒成了副业。大概是更加可信的缘故,这样亦正亦邪的人物却更加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此外,不管是《24》里的Jack Bauer,还是《Dex?鄄ter》里的嗜血判官,他们的暴力阴暗面也是通过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表现。

  通过电视剧集成名的演员总是更加容易得到走上大银幕的机会,出演犯罪类剧集的也不例外。Kiefer Sutherland去年刚刚和《24》里的下属联手上演《防火墙》《The Shield》里的Michael Chiklis则是《神奇四侠》之一。就连龙套们也沾光,正在全球热映的《变形金刚》真人版里,美剧迷们就很容易发现《Prison Break》和《24》里的熟面孔。

  谁在破坏大格局“少数派”成“祸首”

  其实美剧很少简单地只涉及某一个方面,很多时候,一部剧集可以被归纳到多个分类下面,而一些数量不那么多却一直占据了题材和收视的一部分的剧集,仍是不可忽视。

  历史剧一向不是美剧的主要题材,首先,美国没有古代可言,要他们来拍,都是别人的祖先,当代美国人未必有太大兴趣;其次,此类题材拍摄耗费惊人,制作成本难以控制,连现代剧都要挪到加拿大的好莱坞来说,棚内拍摄无法满足现代电视的需要,而外景又实在昂贵,能够取得试播权的样片都需要大笔资金拍摄。

  所以《Rome》、《The Tu?鄄dors》即便大部分都是内景,仍选在远离美国的地方拍摄。

  而历史剧对于编剧的要求格外高。你对比HBO与BBC合拍的《Rome》跟ABC的《Em?鄄pire》就会发现,后者编剧上的先天不足让这部戏乏味黯淡,缺乏魅力。而前者得益于剧本的成功以及众多英国演员的出色发挥,还没播完就已经被盖棺定论为经典之作。

  政治戏从《白宫群英》开始,就纷纷把焦点转移到白宫,对于豪门的好奇和阴谋论的广泛流行,终于发展到政治戏只能写白宫和总统才有卖点。《三军统帅》等后继者虽然口碑不错,却未能达到《白宫群英》曾经的收视高度。

  而同志戏、体育戏,则是把传统剧集中的某个主要元素放大到成为故事主线的产物。在完全制播分离的美国电视界,为了取得放映权,制片方绞尽脑汁制作与众不同的新戏,非常规题材被不断开发,美剧的范围正在逐步摆脱过去10年来的格局分布,开始走向一个多元化的局面。

  疲态渐生寻出路《迷失》难保硕果

  科幻类剧种自上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电视荧屏出现以来,便成为长盛不衰、广受欢迎的一种类型片。近年来,真人秀类节目相对低廉的制作成本,给需要高制作经费的剧集特别是科幻剧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逼迫科幻剧创作团队无法再去迁就相对少数派的死忠Fans,转而以更加融合的姿态和更加考究的剧本吸引最广泛的观众群。

  第一个突出的例子是2004年首播的《4400》,它可以说是传统Space Opera模式中的一个创新,情节设置在当代生活场景,却因为人物内在的外太空因子,而在寻常之中造成了疏离、陌生和超自然因素,造就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4400》可以算作时代科幻救世大军的一次大胆尝试,而真正引领X-files之后的市场大旗的,还要算几乎同时首播的《迷失》,其“荒岛求生”模式、恐怖模式和迷幻模式,其宿命观,以及其多线程架构及闪回手法和错落时间逻辑带来的时间旅行体验,统统都给这部剧加足了分数。而Friends之后显有亮点的NBC也在2006年推出超能科幻大剧《英雄》,力求在科幻悬疑这一领域挽回失地。

  如果相比而言,《4400》要比《英雄》和《迷失》更多发挥的余地,该剧创作初衷的聪明之处就在于,用《4400》这样的对于电视剧集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的概念,创造了剧情其发展的无限可能,《4400》个人的排列组合就会有几乎无数的变化。而《迷失》剧情,在谜底层层揭开之际,继续向前发展的余地便越发小了起来。第二季之后产生疲态在所难免。《英雄》在第一季通过对普通人超能力的渲染,打了非常好的头仗,但第二季的开端才是对它最大的考验。我们且拭目以待。

  纵观这十数年来美剧科幻悬疑类题材的变化,可以看到,宇宙主题、异域特色、英雄虎胆打遍天下的模式都渐渐没落,多角色个人情感脉络和当代现实场景掩映下的神秘性才是当下美剧制胜的法宝,例如成绩不俗的Jericho和Eureka均采用了与《迷失》类似的孤岛题材,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样的多线索剧情给予编剧更多的发挥空间。

  不走夸张性路线推崇传统家庭观

  表面看起来,美剧中的纯粹爱情剧、家庭伦理剧似乎不多,至少不像日剧、韩剧、港台内地电视剧一般几乎完全被这类戏所占领。实际上,在美国日间档肥皂剧有大量此类题材,日间档本来就是针对家庭主妇,所以充斥着围绕情感纠纷、家庭问题的夸张肥皂剧,往往一拍就是好几年,把一家子的经历拍得极其离奇。

  在黄金档中,大部分以情感关系为主的美剧都以情景喜剧的形式出现。情感戏不走夸张洒狗血路线,就比较适合情景喜剧笑笑闹闹的轻松琐碎风格。再加上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很容易就在客厅和卧室解决,非常符合情景喜剧场景少的要求。最常播情感剧的电视台就是ABC,大概跟它推崇传统家庭观、女性观众多有关。

  美剧的情感剧最常走的路线就是“疗伤系”,往往让在大都市受到心灵创伤的主角跑到一个偏僻的小镇,或者回到家乡(一般也是小地方),用小镇的温情或疏远的亲情、友情治愈创痛,重获新生。《雪山镇》、《Men in Trees》、《October Road》都是这种“第二人生”的模式,下一季度还有更多新剧走类似路线。美国人实在有浓重的小镇情结,美剧中的小镇简直永远是传统、单纯、温馨的代名词,小镇上一般会有一堆或慈祥或怪异的老头老太太,经常有一个忠厚老实、沉默寡言的中年老男人(可以和女主角配对)。《吉尔莫女孩》无疑是小镇情感剧的经典,那种亲密无间的母女关系看起来未免和谐得过了头,也只有搁在小镇上似乎才有可能。

  情感剧的剧情一般都比较平淡,《兄妹》就是轮流讲每个家庭成员的经历,《欲望都市》就是一场接一场的约会、派对、聚餐,《甜心俏佳人》是女主角一段又一段倒霉的爱情,《吉尔莫女孩》就是在女主角工作的旅馆、家、经常吃饭的餐馆和学校之间来回转悠。倒是绝症、子女非亲生这类情感伦理剧最常见的桥段用得不多,美式情感剧就是简单得跟八卦邻居家人一样,让观众看着看着好像融入了剧中人的生活,到后来都不是因为好看而看,纯粹就是看成了习惯,像关心身边朋友一样对角色的命运牵肠挂肚。

  当然,异色出格的情感剧也不是没有。《大爱》是题材出格,《绝望主妇》则是风格类型的突破。《绝望主妇》介于肥皂剧、喜剧和戏剧之间,一反情感剧的温情脉脉,情节比较黑色阴暗,而且从来不惮于洒狗血,怎么夸张怎么有戏剧效果就怎么编,也算来得有些新意。

  治病不误谈情功医疗剧不怕门高

  美国的医疗剧真正开始成为主流电视题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开始于《ER》。这部由畅销作家Michael Crichton创作的剧集,因为有Michael本人当实习医生的亲身经历,以及他后来作为美国最畅销小说家的戏剧创作才华,因此具有了与当时的医疗剧完全不同的鲜明风格,医学知识的准确,和戏剧冲突的强烈。

  《ER》对于美国医疗剧的改革将整个医疗剧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P+P”的模式成为新时期医疗剧的最重要两大特点,即pro?鄄fessional(职业化)和person?鄄al(个性化)。

  无论《实习医生格蕾》还是《豪斯医生》,后来的医疗剧都只是在这两点上大做文章,而且医疗剧开始进入到一个普通观众很难了解到的专业医学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奇怪的病例,拗口的名词,惊心动魄的手术,鲜血淋漓的患者。

  不过24小时的忙碌倒是给医生们提供了24小时谈恋爱的机会,在救人和杀人之间滋生出来的爱情还绝不是一星半点儿,。

  《实习医生格蕾》和《豪斯医生》代表了两种迥然不同的医疗剧发展方向,一种在personal上大做文章,让医院已经淡化到一个背景,病人的出现都是不同程度地促进医生们的关系前进或者倒退,而另一种在professional上下足功夫,让道德和科学的矛盾,人性和医学的对峙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就目前来看,前者越来越像琼瑶(blog)剧,除了ABC这种向来喜欢堆砌帅哥美女的电视网,其他都不建议尝试,而后者绝对需要专业医疗队做技术支持以及像Hugh Luarie这种范儿的演员,难度也不低。

  医疗剧虽然拍摄的量远远不如犯罪题材的多,但是几乎每一部能够获得播映权的医疗剧都会取得非常高的收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