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教育报:重拍经典,谁在娱乐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10:43  中国教育报

  作者:蒋信伟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惊叹于影视界席卷的重拍之风,令人不解的是,被重拍的竟然大多是那些曾经引起轰动的经典之作。从金庸(blog)的武侠系列《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在港台及内地几度“重出江湖”,到《上海滩》、《霍元甲》(blog)这样暗含大众“电视情结”的圭臬之作遭遇翻拍,甚至《红楼梦》《西游记》也将面临“回炉之烤”。其实,一部电视剧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并非仅仅在于文本自身的魅力,电视形态也赋予了它难以超越的艺术价值。拿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和周润发(听歌)赵雅芝版的《上海滩》来说,它们先入为主地获得了观众的审美认同,在观看新版剧时,观众的潜意识里一般都会产生“审美排异”。

  重拍经典剧极具风险和挑战性,但一些导演、制片人宁可“以身犯险”,也不去“开疆辟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勇气和作为常常招致观众的不满和质疑。

  是拍戏还是选秀

  选秀本来是古代帝王的“专有名词”,在市场化的今天却悄然成为娱乐节目的“新宠儿”。选秀的集大成者当属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手法巧妙的商业化运作,使其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指数和收视浪潮。一些导演从中受到启发,以为自己找到了一块电视剧重拍的“点金石”。

  在电视剧选秀活动上,北京电视台可谓拔得头筹---携手中影集团等单位重拍《红楼梦》。2006年8月,一场盛宴般的启动仪式隆重举行。随即,以“红楼梦中人(blog)”为题的“红楼选秀”拉开帷幕。活动开展不久,海内外报名人数竟突破45万人,远远超过其他选秀类节目报名人数的总和。红楼选秀的规模和声势显示了一场明星白日梦的饕餮盛宴所具有的“魅力”。也许,大家都联想到《天龙八部》中的“小龙女”,李若彤凭借这个角色红遍三地,刘亦菲(听歌,blog)也有后来居上之势。不难想象,有多少怀揣明星梦的人渴望自己成为下一个“林妹妹”。

  媒体强势力顶的红楼选秀,似乎已经超出为《红楼梦》海选演员的出发点,倒像是一场新的“超女模式”的娱乐风暴。红楼选秀活动的火爆氛围给广大观众造成了强烈的晕眩感,而红楼文化的审美品格也随着这场空洞的欢乐大打折扣。

  至于到底是选秀还是拍戏,被喧嚣扰乱了视听的大众显然有些困惑。问题其实很简单,策划者就是要利用选秀的强势来聚集人气,弥补重拍潜在的弱势,高山擂鼓以壮声势而已。仅此而言,也算是用心良苦吧。

  把选秀当成重拍剧的灵丹妙药无异于自毁灵根。令人担忧的是,此种风气极易产生难以遏制的跟风现象。如果延续红楼重拍的思维模式,《西游记》应该大煽“选妖”之风,至于《三国演义》,恐怕吕布、貂婵这两个不甚重要的角色,也会成为众多帅哥美女争抢的对象了。但愿制片人和导演能以拍戏为重,少一些“挟经典以令天下”的冲动,更不要把媚俗当成了审美。

  技术何以超越艺术

  对于喜好重拍经典剧的导演来说,突飞猛进的电脑技术似乎成了他们制胜的法宝。在他们看来,新版能够利用技术的优越性使画面更加精彩壮观、细腻逼真,而这一点恰是老版的不足之处。当然,还有让他们信心百倍的就是动辄上亿的投资,有了可观的拍摄资金,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设备,把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重拍《西游记》的张纪中(blog)说:“不是说那个版本不好,而是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所以杨洁导演殚精竭虑也只能拍成那样。现在条件好了,我还是希望做出一个更好的《西游记》来,不能那么简陋,基本上就是一个戏曲版本。”此外,张导强调,“《西游记》既然是个神话(听歌)故事,那么如果抽掉特技,这部剧就无法成立。”他还设想,“新版天宫的台阶是云状物,神仙走过去不散,但孙悟空走上去就立刻噼里啪啦碎了;我们还要将哪吒的风火轮做成哈利·波特的扫帚那样的标志物。孙悟空出场时就应该是个石猴,我们设想应该像《指环王》中的‘咕噜’,由人表演经电脑做出后是猴的样子。”

  不难看出,张纪中的话中充满了高度自信。与其说是张导对重拍的自信,还不如径直说是对技术的自信。对于张导的一番高论暂且不论,让我们看看《西游记》续集的拍摄情况:画面不可不谓精美,打斗不可不谓精彩,特技不可不谓之惊险,然而仍然让人颇感乏味。有人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情节不够流畅以及“冰糖葫芦”式框架内潜在雷同之处。这也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毕竟不是主要问题。造成《西游记》续集质量滑坡的关键就是在“味道”上。这个“味道”虽然包含了诸多元素,但核心的东西还是艺术韵味和审美价值。

  重拍经典剧的导演在手握技术这柄“利器”时,切不可以认为自己找到了制胜的法宝。技术不是艺术,也永远取代不了艺术,艺术的殿堂显然不是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所能主宰的。技术包装或许会使新版在感官效果上对经典旧版有所超越,可是如果缺乏审美文化的艺术积淀,势必只会停留在视觉奇观上,而与艺术相去甚远。

  当然,技术与艺术之间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从技术走向艺术也是影视制作走向成熟的必然途径。可是,如果重拍者因为拥有一系列“精良装备”而刚愎自用,放弃从文本自身和经典老版中汲取艺术营养,那么“笑傲江湖”只能化为一声悲啸。

  谁娱乐了谁

  电视剧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娱乐性,重拍经典剧也不例外。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受众饱受媒体的强势辐射,宣传策划也无所不用其极,如明星倾情加盟、巨资豪情打造、场面壮观摄人心魄、全新演绎魅力四射……当观众被吊足“胃口”之后,满腔渴望最终又不可避免地变成了失望。好在电视娱乐还算是一种价廉的文化消费,观众为“被娱乐”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至多也就是换个频道而已。

  一些导演、编剧为了迎合大众文化“情感制作”的审美倾向,往往对经典进行肆意改动、添油加醋。前不久热播的《双枪李向阳》把李向阳放到穆兰、杨大脚的“爱与被爱”的漩涡中,让松井以暧昧的目光注视着穆兰,似乎只有这样处理才能彰显人性深度与情感厚度,才能突破历史记忆对英雄范式的束缚。其实这只是在制造情感噱头,借以达到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的目的。红楼选秀也不过是打着海选演员的招牌,本质上是一种玩弄身体本位的欢乐和寄托庸俗的伎俩。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电视受众自主意识不强,更多情况下沉迷在表面化、形象化、感官化的娱乐狂欢中。缺乏审美自觉的消费主体极易成为大众文化的附庸和盲从者,而一些深谙此道的导演、策划常常对他们加以利用,只要拿出的文化产品存在“欢乐景观”和“视觉装潢”,就能稳操胜券地制衡文化娱乐的消费逻辑。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些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就谁娱乐了谁这个问题而言,尼尔·波兹曼的话似乎有些危言耸听,重拍经典也不会危险至此。不过,大众文化的审美如果完全丧失了“悲剧之思”和价值维度,那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经典电视剧的价值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沉积。如果忽视一个民族审美情趣、欣赏习惯和接受心理的历史变迁,一味拒绝重拍似乎有些固步自封。但是,借重拍之机耍弄花样、混淆美丑,剥离经典的文化内涵,降低经典的审美格调,则害莫大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