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评论:《千钧一发》草根化的主旋律电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9日20:01  新浪娱乐

  一直在很亢奋的状态当中看完《千钧一发》这部电影,说明这个电影对我们来讲是有震撼有吸引力的。

  中国有一类电影就是纯粹的商业冲动和商业投资而制作的一批电影,整个制作方法包括元素配置都完全是针对市场完全是针对主要的影院消费观众来配置的,因此不管是大制作的电影包括这几年的大制作或者刚刚我们看到的中小制作电影都是按照商业元素来配置的。

  第二大类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千钧一发》这部电影,它一开始的创作动机来源更加复杂,既有非常典型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旋律的传达和表述,因为大多取材于我们生活当中的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在中国电影非常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之下产生这么一部电影,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今年评华表奖金鸡奖的时候看到过几十部这样的电影,但是严格说来这批电影因为早些年像《横空出世》这一批电影已经奠定了一定模式,我把它看成是主旋律情节剧的形式,用情节剧冲突的方法表现主旋律。这批电影走到后来慢慢越来越多,大量这样的电影出现,人物人为的拔高,还有冲突带有一定的编造性,大多数英雄人物的冲突环境有很多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使得这两年我们这类电影有了一个新的变化,出现了很多纪实风格的电影,比如《香巴拉信使》、《两个人的教室》、《马背上的法庭》、《乡村书记》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尽量在生活场景上还原原来的生活,而且这批电影几乎都不约而同使用非职业演员,而且都使用原生的场景甚至大量使用地方方言,在《千钧一发》这部电影当中体现非常到位。

  《千钧一发》的编剧、演员、导演对整个环境、说话状态氛围性格的传达淋漓尽致,那么紧张的电影大家还是边看边笑,该紧张的时候紧张,该松驰的时候松驰。笑的原因是生活的同质性,太像这些人物了,太像生活了,正是靠原生态同质性所表现的。在过去情节剧当中被高大化了的人物变得平民化、草根化了,或者亲近化了,把拔高的神圣性去掉了,我们觉得它更接近于英雄本身。

  最近有一些电影直接就用某个人物的原形来扮演剧中人物。应该说演员也是警察,演得也非常好。对生活的还原,包括生活环境甚至是民警的生活状态,包括社会环境甚至包括那场在洗浴中心洗浴的戏,包括家庭状况和家庭环境,包括同事之间的关系从细节上来讲做得非常到位,没有让你觉得要出戏的状态,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这类题材的作品虽然还原于生活,但是我们也知道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东西无法再电影当中还原,比如社会关系、社会矛盾或者社会当中的负面现象,我们不得不过滤掉,毕竟是一个主旋律电影。但是过滤掉这些东西之后,我们呈现给大家的,大家还觉得它像生活,还觉得像生活当中我们感觉到的样子,这个是非常突出的一个成就。如果仅仅这么说的话还不完全能够概括它的特点,它还把另外一个东西结合在一起,可能是主旋律文化和纪实主义的风格,把通俗情节剧的形态融合到一起,体现了中国电影的一个杂交一种混合状态。主旋律意识和以真人真事表达人民警察的精神,同时又用纪实的方法呈现,使这些人物高大又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生活基础,这个人物塑造得非常好,包括一些性格和最后有一些小脾气,一方面有一种恐惧,另外一方面那个人物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是不是还可以使一点脾气?这些情节把握得特别好。

  《千钧一发》为什么会让大家在看的时候一直觉得过程当中比较愉快,或者比较投入,就是因为它使用了通俗情节剧的手段。这部电影跟《香巴拉信使》等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大量使用短镜头,大量使用特写,大量使用局部限制性镜头,这在一般纪实风格的电影当中是比较少见的。刚才说的大部分是长镜头,大部分是慢镜头的,大部分是无剪辑的,这个戏剪辑非常多,通过调动信息来调动节奏,而且在情节设置上跟那些电影不一样,看了前三次排爆以后我觉得电影没法拍了,因为不断重复排爆的过程,再怎么紧张也就是那么回事。导演在这点上做得非常好,节奏的控制、情绪的控制上做得很好,包括最后的预感,铺垫的非常细腻,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大量的纪实性作品当中我们会发现因果逻辑性是松散的,因此观众看的时候比较累比较疲乏,因为没有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观众就只能等。但是这部电影里面给了很多情节剧的手段,该铺垫的该润色的,包括一些控制性的节奏,最后拉三个雷,最后拉了一下的等待,对于节奏的控制,确实体现了导演的水平。实际上这几件事情非常重叠非常重复,但是每一段都能够把它控制得比较好。故事先天框架是这样的,不可能在骨子里面有多大的改变,但是在信息控制、节奏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要说美中不足的地方,主要是与周边人物的关系,特别是女民警力量不够。支撑起来的环境虽然很生动,但是关系的力量不够,没有形成特别极端强烈的差异性,没有个别的差异性。这群人群性格有余,力量不足。稍微不足的就是那段二人转,虽然它是真实的,比如模仿痴呆人的状态,但是我觉得在这部电影当中那种镜头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因为毕竟我们是一个很正的电影,尽管很生活化,那个镜头要是送到国外很多人看的时候不会太舒服,因为模仿智障儿,虽然是生活真实,但是这种东西过滤掉会好一些,对整个电影来说显得更干净。尹鸿(blog)/文

  尹鸿:

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华表奖评委。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