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闻晨报:台湾电影赢了奖项 输了本土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02:37  新闻晨报
□阎云飞

  那些光荣岁月

  从上海起步的台湾电影

  台湾地区电影的发展无法割裂和祖国大陆的联系———第一部国语电影长片《阿里山风云》,正是由上海国泰电影公司导演张英、张彻拍摄。电影原本只打算从上海到台湾地区取外景,结果一去不返,意外写下了台湾电影的第一笔。

  给台湾本土电影烙上第一个地域色彩符号的是歌仔戏。1956年在台北上映的《薛平贵与王宝钏》突如其来地大获成功,由此拉开了歌仔戏电影风潮。因为拍摄成本低、影片内容简单,许多电影公司纷纷投拍,大量跟拍的结果造成影片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创下了7天拍完一部电影的纪录,因此,这阵短暂的电影风潮只持续了3年就匆匆谢幕。

  琼瑶(blog)片风行

  六十年代初期,李行执导的《蚵女》和《养鸭人家》开启了台湾“健康写实主义”的电影风潮,后一部电影为他赢得了7座金马奖杯,之后他又四次获此殊荣。不过对于今天的大众而言,他更让人熟悉的成就在于,他是第一个把琼瑶电视剧搬上大银幕的人。1965年他拍摄了《婉君表妹》,这部电影一上映就掀起了风潮。

  因为票房太好,当年琼瑶曾自负地对电影公司说:“我的小说题目就是最好的电影名字,我的小说章节就是最好的分镜头剧本。”1965年,琼瑶和丈夫平鑫涛自组了巨星电影公司,从此琼瑶电影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因为巨星的成功操作,由刘文正(听歌)主演的《却上心头》和《燃烧吧火鸟》当时分别在台北的两大院线同一档期上映,一时创下了国语片的纪录。

  琼瑶电影的广泛流行,也捧红了台湾地区第一代大众电影明星:秦汉、胡茵梦、张艾嘉(听歌)归亚蕾、林凤娇……

  历久弥新的《龙门客栈》

  和琼瑶片一起扛起六七十年代台湾地区电影大旗的,还有乡土片和武侠片,前者代表作有《早安台北》等,而后者则以《龙门客栈》、《侠女》、《迎春阁风波》、《忠烈图》等为代表,其中《侠女》还斩获了华语电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第一座奖杯———1975年该片在戛纳获得最高综合技术奖,之后,导演胡金铨重新将上下半部合辑重新上映,取得不俗票房。

  不过,公认的台湾武侠片扛鼎之作却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这部影片不仅开时代之先河,更在港台两地同时创下票房纪录,当时的情况是连映了一个月后,隔周又重映一个月,票房不仅为当年港台国语片之冠,也超过了所有引进片。蔡明亮回忆当时的胜景时说:“当时不少人是一家一起去看,也有很多人是看了又看,电影院都是排队买票。”

  可惜的是,这段岁月并没有延续下去。到1970年,台湾地区电影院的数量、观影人数和票房数字达到峰值,之后由于电视的普及和香港电影的涌入,台湾地区的电影业缓慢下坡,80年代以后,一票难求的盛况就难再重现。

  这些艰难时局

  奖项背后,高处不胜寒

  虽然蔡明亮用一部《不散》凭吊了台湾电影的太平盛世,然而具有些许讽刺意味的是,为台湾电影黄金岁月掘墓的正是以他为核心成员之一的“台湾电影新浪潮运动”。不可否认的是,以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为三面旗帜的新浪潮运动,自80年代起在国际大奖上屡获殊荣,奠定了台湾电影的价值和风格,可是台湾地区电影的票房却就此一蹶不振,就连侯孝贤本人,也曾无奈说出“是我把台湾电影搞垮了”的话。

  有意思的是,崇尚文艺片的新浪潮运动第一次战胜旧势力却是在票房上。1983年,侯孝贤、曾壮祥、万仁执导《儿子的大玩偶》,与此同时胡金铨、李行、白景瑞当时三位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导演合拍《大轮回》,这场新老三对三的对抗以新人组完胜告终。对于当时的台湾观众来说,在厌烦了琼瑶电影和满目皆是的跟风武打片后,新电影的清新题材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心。

  1993年对于台湾电影人来说是个爆发年:这一年,李安《喜宴》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拿下戛纳评审团大奖,余为彦的《月光少年》获得了威尼斯影展影评人奖,赖声川(blog)的《暗恋桃花源(blog)》获得柏林影展青年论坛单元大奖。焦雄屏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当年的场景说:“那年我带李安、赖声川和蔡明亮三个人去柏林,结果只有蔡明亮两手空空回来,他在机场都快哭了,我就安慰他的收获最大,因为他获得了影评人的关注,果不其然,第二年,他就凭《爱情万岁》获得了威尼斯的最佳影片金狮奖。”

  然而,新浪潮电影的票房在经历了初期的短暂高潮之后就迅速衰退,他们抢占了商业电影话语空间的同时,却没有担负起捍卫票房的责任。事实上,即使是这三位声名遐迩的导演,在台湾本土也很难找到电影投资商:侯孝贤后期一直用法国的资金,杨德昌的《一一》用的是日本投资,倾注了他很多心血的动画片《追风》最后也因为找不到投资,而成为他去世时未尽的遗志。

  “现在的台湾就是这么奇怪,片商都要哀求不要把电影节获奖作品打到海报上,因为不打还能卖个几十万,一打就只能卖几万了,”焦雄屏如是说。

  票房惨淡,靠边缘题材救市

  “再多的奖项都掩盖不了台湾电影已死的事实。”这是在本世纪初台湾电影人自己喊出的一句口号。作为台湾电影导向的金马奖去年拒绝《黑眼圈》入围最佳影片,理由就是“导演过分自溺而且票房惨淡”。

  伴随着台湾文艺片在电影节上的披荆斩棘,是台湾本土电影票房的一泻千里,根据台湾电影网公布的官方数字,近十年来台湾电影表现较好的是2002年,票房总收入为5200万新台币,市场占有率为2.21%,这也是自1996年以来台湾电影占有率唯一超过2%的一年。而在最差的2001年,市场占有率仅为0.1%。与票房的惨不忍睹相比,更让台湾电影工作者感到烦恼的是,整个电影工业链条已经脱节:“现在台湾电影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电影工业了,想找一个好的录音都非常困难,电影做完了也不知道找谁去发行。”

  台湾电影的票房数字在今年或许会好看很多,这是因为被美国人不认为是台湾影片的《色,戒》,几乎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整个台湾电影的票房。但随着热潮的褪去,台湾地区也渐渐有影评发出声音,质疑这部强烈渲染性色彩的电影,究竟是靠什么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一部台湾电影,因为影片既没有台湾电影工业的参与,也没有帮助到台湾电影演员。

  翻看台湾地区近年来的电影市场,不难发现两个怪现象:一个是纪录片比剧情片多得多,只有不到20部剧情片的年份,却有一两百部纪录片,这是因为纪录片成本低、拍摄容易;此外,近年来少有能持平甚至略有盈余的影片只有两类,一类是青春同志片,一类则是悬疑鬼怪片,前者从《蓝色大门》到《盛夏光年》,后者则有《宅变》、《诡丝》等,这些边缘题材已经成为当下台湾电影的票房“遮羞布”了。

  除了《色,戒》,今年台湾的另一部票房作品或许还能给人安慰,这就是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但是,李安或者周杰伦(听歌),都不能挽救积重难返的台湾电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