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北京国际音乐节思考 因中国概念而“艺”味东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15:16 北京日报
中国面孔; 中国民乐; 中国作品; 中国人独立制作外国歌剧; 外国人作品中使用中国乐器; 外国人演奏中国代表作; 外国人专门为中国创作交响曲。 当把这些字敲出来时,发现一个抽象的“中国概念”也随之跳了出来。这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这是十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关于“中国”的一段越来越丰富的历程。 交响乐是舶来品,音乐节也是舶来品。从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之日起,办出中国特色就成为组织者追求的目标之一。但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怎样界定它的内涵,在节目的策划和运作中怎样加以具体化实施,凡此种种,主办者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十年来,音乐节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最后递进到“中国概念”,在认识上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从不成熟到成熟。 一批中国当代演奏家、作曲家成为音乐节这个舞台的领舞者,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乐坛的格局就因为他们的冲击而改变。中国作曲家将国际乐坛多年只提德奥乐派、俄罗斯乐派等传统格局打破,加上了中国乐派;中国歌唱家遍布世界著名歌剧院,担当主角;而以马友友(听歌)、王健以及郎朗(blog)、李云迪(听歌,blog)等年轻一代为代表的演奏家更是横扫世界乐坛,劲刮“中国风”。这些给了北京国际音乐节以信心,自豪地打出了“中国牌”。 如今“中国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大,在音乐节上中国首演的作品在增加,一部部委约作品奠定了原创的核心。法国小提琴大师杜梅演奏中国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琴弦上实现。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鼻子》首次在中国上演中文版,尽管看起来有些吃力不讨好,但由中国艺术家自己导演,自己指挥,甚至灯光、舞美、服装道具都全部“本土化”,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尤其今年著名作曲家潘德列茨基在其音乐节委约的《第八交响曲》中使用了中国特有的“五声音阶”,让中国概念有了更高层次的诠释。音乐节基金会理事长余隆说:“委约国际知名作曲家为中国创作作品是今后的方向,因为要写中国必须研究中国文化。现在中国对外国的了解远远大于外国对中国的认识,因此想打破这种神秘感。” 这些独特的创意契合了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崛起,也悄悄影响着世界,让400年的西方古典音乐增加了东方“艺”味。(记者 徐雪梅)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