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精品购物指南:听电影被忽略的声音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19:16  精品购物指南

  新浪娱乐讯 迪士尼和皮克斯联合打造的《Ratatouille》在北京上演了,影片的卖点之一是来自何炅(听歌,blog)谢娜(听歌,blog)李维嘉的配音组合。对于三位湖南卫视当家主持人的配音表现,译制导演张云明认为“比想象的还要好”。至于理由,张云明说出了“认真”二字,“谢娜那几天非常忙,赶去配音往往已经是半夜,但一说起话来就跟长在那儿似的。”其实,对于明星配音这件事,多数观众至今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钱羽去看了电影,顺便听了听几位明星的献声,“配得就跟片名的翻译一样无味,香港那边叫《料理鼠王》,咱们非把‘总动员’搞成系列——《美食总动员》,都极缺乏创造性。”据影院反映,倘若不带儿童观看的话,多数观众还是会选择“原声字幕版”,“不单是这部片子,所有译制片都是这样,这个时代谁还愿意听配音?”

  作为一个译制片爱好者,孙尚荣把《Ratatouille》的原文版和配音版都看了。“其实原文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但相比之下,我们的配音太差了,从翻译到配音演员的表现让人感到的只有汗颜——难道这就是我国现在的译制水平?”孙尚荣几乎是伴随着新中国译制片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小学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分辨苏秀和赵慎之、毕克和胡汉庆、乔榛和盖文源。那时,不单孙尚荣一个人,几乎他身边所有的人都会以能准确分辨这些配音演员的声音为荣,互相较劲的结果是,只要听到电影里传出一句配音台词或是画外音,哪怕是一声最轻微的叹息,就会有相当的人说出这是哪个配音演员的声音。“那时候我们的娱乐生活相对比较单一,类似《追捕》、《叶赛尼亚》、《佐罗》这样的译制片几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不止一次地看过,至少听过无数次。电台里经常播放的就是这些片子的录音剪辑,所以与其说那个时代的我们是在看电影,倒不如说我们是在听电影来得准确些。”孙尚荣认为,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会在上世纪50到90年代造就了一批无法复制的经典配音演员和经典译制片。“相对现在的译制片和配音演员而言,在那个年代有机会经历过听觉洗礼的人,是幸福的。”

  虽然年龄比孙尚荣小很多,但郑铮对于配音的基本判断和孙尚荣差不多,他甚至把配音问题上升到了“听觉偶像”的地步。“由于媒介发生了变化,当下的所谓偶像多是用来看的,但千万不要认为眼见的完美就一定真实。相比而言,还是听觉偶像的时代真实些,听进去的东西会直接进入心里,这样唤起的陶醉是本真的。”郑铮的“听觉偶像”相当大众——邱岳峰,中国一个时代的听觉标志。

  可以说,有多少关于邱岳峰的记忆,就有多少邱岳峰。邱岳峰可以是《简爱》中的绅士罗切斯特;也可以是《凡尔杜先生》中的杀人犯凡尔杜;可以是《大闹天宫》里无畏天地的齐天大圣;也可以是《阿凡提·种金子》里愚蠢贪财的巴依老爷……在众人的记忆中,邱岳峰不光能配音,还能打鼓、唱歌、说相声、唱京剧、刻图章,甚至做木匠,几乎无所不能。“但在那时,艺术上的成就和大众心中的偶像地位并不能在生活上有什么明显的体现。”在《记忆》栏目制作人之一童亚男的记忆里,邱岳峰一家在上海淮海中路一处窄小的居民房里住了20多年,直到1980年3月29日邱岳峰离世。17平米的小屋,最多的时候住过七口人。

  “父亲的工作习惯一般是先回家吃晚饭,喝点酒,然后睡到半夜两三点钟,等我们都睡了,然后起来干活,一直干到天亮,然后早早去上班。那时候家里根本没有他一个固定工作的地方,我们家四个孩子,醒的时候很乱,所以父亲养成了这样的工作习惯。”邱必昌是邱岳峰的大儿子,也是和艺术沾边最多的一个儿子,他现在在上海经营一家广告公司,公司的名字就叫“岳峰”。这些年来邱必昌不大愿意在别人面前提起父亲的名字,他也不想用邱岳峰这三个字去做什么事情,公司定名“岳峰”,多是纪念。“父亲工作的时代是一个相对单纯、做事不讲代价的年代,我的父亲就是那个时期一批人里的一个,但像他们这样的人现在少多了,环境变了。”

  是的,很多事情都变了。

  一座座属于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声音天堂,就只好那样孤零零地留在了那里:《苔丝》(乔榛、童自荣、刘广宁)、《爱德华大夫》(曹雷、乔榛)、《风雪黄昏》(丁建华、童自荣)、《魂断蓝桥》(乔榛、刘广宁)、《茜茜公主》(丁建华、施容、曹雷)……留在心中的只有怅然。

  其实,在业内人士孙洁看来,“文革”并没有让那些“中国的声音”彻底倒下,大量的“内参片”不仅留下了一批译制片的巅峰之作,更重要的是为日后译制片的大发展作了重要的准备——1980年代那些脍炙人口的声音,刘广宁、杨成纯、伍经纬、曹雷、乔榛、童自荣,无不是从配内参片起步的。真正的分水岭是在1992年,那一年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陈叙一病逝。“陈叙一生前翻译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英国电视连续剧《是,大臣》。那是一部几乎无法翻译的电视剧,里面充满了俚语、双关语、三关语。这样的作品,现在的‘字幕派’白领们肯定是不会同意译配的;但是,一旦离开了译配,有相当英语基础的人也未必真正能看懂。《是,大臣》的译制导演曹雷说,那天,他们正在棚里配《是,大臣》,突然传来陈叙一逝世的噩耗,众人默然,录音师成樱脱口而出‘再也没有《是,大臣》了!’果然,《是,大臣》在CCTV的正大剧场播了七集之后戛然而止。从那之后,译制片的质量加速下滑。”

  1994年,中影公司引进了首部所谓大片,由哈里森·福特主演、华纳出品的《亡命天涯》,尽管参与配音的还是那些老人,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我们的译配者们几乎倒下了,尽管还在坚持,但却无法阻止发生在中国观众席上的从听电影到看电影的转变。

  此后,人们能看到的译制片越来越多,但是从译制片中得到欣赏语言之美的乐趣却越来越少。人事倥偬,之前的心动只在记忆里,况且已经没有什么之后了,那些声音的价值就这样弥散在历史的尘埃和商业社会的大潮里,留给我们的只有这越来越嘈杂的世界。

  当听电影已成往事之时,许多事都变了。

  本报记者 王立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