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评论:《色,戒》是靶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09:59  南方都市报

  当大多数性情中人还热衷于关心何时能看到完整版DVD,能看到那7分钟的激战之时;当大多数观众的注意力还被“法学博士状告电影局《色,戒》不色”所吸引时;当媒体和影评对角色刻画、原著对比、人性关照和电影技法的讨论热潮已经过去后;我们开始在票房一片飘红和口碑一路赞誉中听到了杂音,以“乌有之乡”为代表的左翼知识界和思想界,通过讨论会形式,用关乎大是大非和历史道德的愤慨火焰,喷向《色,戒》。有人强调这是“对中华民族的侮辱”,认为李安“用肉色混淆了中国近代的大是大非,用肉色呈上西方主子喜爱的小贡品”,并质问“如果以色列也拍部这样的片子,会怎么样”,甚至有人建议“让片子彻底放下去,树起靶子后,再在《人民日报》上组织文章进行大批判!”

  愤怒到了一定程度,或许会被人认为疯狂得不可理喻。如此这般罗列这些研究员、时评家、左翼导演的反对声浪,并不是想集中化地“曝光”其愤怒,引致供人批驳的疯癫位置。而且,这样的声音并不只来自少数坚守民族立场的知识精英,打开互联网看看,还有来自民间的更多更难听的批驳之声。我也选择在大是大非的历史问题前,将青红皂白分得很清,但却接受不了左翼知识界和思想界对影片细节、角色特点和创作过程都没去多自觉思考时,就克制不住地先愤怒起来,将影片丢回他们所理解的原点——“为汉奸整容”。

  我的确不知道以色列是否拍过类似的片子,但我总爱拿《色,戒》与《英国病人》和《第四十一》去比较,并发现,这些个体悲剧如同悄悄呜咽的悲凉细流,在宏大而正义的时代洪流前,只能被有心人所涉入,将其忐忑不安地捧出。张爱玲和李安是这样的有心人,他们将这些个体水滴抖落在我们眼前,却产生振聋发聩的回响。创作者们应该被允许去呈现这些被“大是”时代遗忘的“大非”个体,然而怎么讲述也的确值得商议。张爱玲或许冰冷,让你认为他们是自私的牺牲品,李安或许颇为温情,让你对这些人物产生同情,却发现他们和我们一般冷酷。这样看来,历史道德观在《色,戒》电影里的确颇为灰暗。但我希望学者们既该容忍对“大非”个体的另类审视,也该容忍对“灰色”历史的展示。毕竟,历史不止是光辉灿烂的金色铺就,路途边的灰色、黑色、黄色个案,不影响我们看到前进的光芒。(张海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