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评论:别把一条命开成一个玩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06:12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12月9日,星期日,南方某报惊曝功夫巨星洪金宝逝世的消息,一时间媒体人议论纷纷、四处求证,最终,这被证明是一次“恶搞”,是一条假新闻。

  这一事件再次给媒体的公信力敲响了警钟,对此假新闻,本期娱乐大家》做出如此反思———

  煽风点火

  死亡经济学

  □王小峰(《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大约在十几年前,北京地铁站有个卖报纸的,他手里抱着一摞报纸,进了车厢便嚷嚷:“刘德华跳楼自杀!刘德华跳楼自杀!”好多人好奇,都买这份报纸,没过几站,这人手里的报纸就能卖完。

  这个卖“刘德华自杀”报纸的小伙子我见过两次,中间相隔了好几年,从刘德华刚刚出名到现在如日中天,这人没有一天不在宣布刘德华的死讯。反正刘德华也不会因为人家这么叫卖跟他打官司。但我琢磨,其实刘德华起到了报纸“形象代言人”的效果,而且,刘德华一分钱的代言费都没收,这笔买卖比罗纳尔多拿着一盒药站在镜头前傻乐还划算。据说这份关于刘德华死讯的报纸卖了好多年,长销不衰。这个卖报纸的人大概也揣摩出来了,平时印那么多报纸多麻烦,还不如就排这么一版报纸,卖光了就印,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利润最大化。如果一个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梦想办一份如何牛的报纸,还真不如学学这个常年在地铁里卖报纸的小伙子,殊途同归———不就是卖掉更多的报纸吗。

  我还遇到一次死讯新闻叫卖的案例,那是1992年,《北京××报》的《青年周末》用巨大的标题赫然印着“巩俐跳楼自杀”,挂在地铁站台报刊亭,我观察了一下,一个报刊亭的一百张报纸,在三趟地铁经过的时间内全部售完。其实新闻的主要内容是巩俐可能要拍的一个电影里的情节,结果把好多人忽悠了。不是有个很经典的笑话么,有人卖报纸,说:特大诈骗案,上当者多达78人。有人买了一张,翻半天没找到这条新闻。这时听卖报纸的人说:特大诈骗案,上当者多达79人。

  为什么死讯具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这源于人们对名人的好奇,死亡是人一生的终结,更何况是名人一生的终结。其实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没什么稀奇的,就是心脏停止了跳动,但是人们更想知道名人的心脏是怎么停止跳动的。

  前几天,香港影星洪金宝被传去世,媒体沸沸扬扬闹了一阵子。其实,任何一家媒体在得知这条“死讯”后都有责任去核实一下,但为什么还是把这条虚假新闻传出去了呢?因为这条新闻具备刺激性、猎奇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是现在的网络媒体,可以连续轰炸。如果是一条假新闻,还可以顺势更正,还能吸引人的眼球。比如更早的时候琼瑶阿姨被传去世,也达到了这个效果。

  因此,在名人生死的大是大非面前,很多媒体铤而走险选择了“宁死不屈”的姿态,反正这种不负责任的事情也不会有人跟你打官司,被宣布死亡的人虽然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也没办法。正是因为这样,“死亡新闻”才更抢眼。在美国,“讣告”版面最受欢迎,足以说明这一点。

  但我觉得,随着媒体办得越来越热闹,拿活人生命开玩笑的新闻最好还是少一点,如果真正想关心死人,去关心一下煤矿遇难的死者,那是因为另一种经济学而献出生命的人。

  旋旋覆覆

  怪完媒体,怪怪自己

  □旋覆(80后著名写手)

  据说媒体每临高龄明星和病重明星,总是事先做好纪念版,一得死讯立即上版———刚开始,可能是个别媒体这么做,后来架不住市场竞争的残酷,家家都开始这么做了。前几年,我们一拿到报纸的时候,总是敬佩编辑记者们的神速,后几年,我们一拿到报纸的时候,总是怀疑编辑记者们在人家还活着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哀思把纪念版做好的———我没被纪念过,我不忍心说媒体们“难道这不是诅咒么”。但是洪金宝们肯定是这样发火的。

  早年曾盛传有人在五台山上看到了出家的张国荣,他并没有死。当时这传言传得人人都在谈论,但是,打心眼里,谁也没有当真。前几个月陈晓旭过世,中间也曾有她其实没死而是畏罪远走他国的消息,也是人人都在谈论,但是也没人当真,可能也因为始作俑者是搅屎棍宋祖德,只是某些八卦论坛和博客互相转了转,没有任何媒体卷进来。但是像洪金宝这样,人家其实活得好好的却被媒体传死的例子却有很多,李雪健沈殿霞郑秀文、刘德华等等都中过招。如果说这是个“狼来了”的故事,结论是媒体丧失了公信力,似乎无法解释张国荣陈晓旭的例子———都是爆炸性的新闻点,怎么就没个敬业的傻记者扑着死人变活去呢。

  一个是死人变活,一个是活人变死,为什么待遇是如此不同?在《三国演义》里,两个手法用在军事上结局是一样的胜利呢。中国人爱讲“人死为大”,这里最重要的最实用的一层意思大概是不要说死人坏话,否则———变鬼来报复你———中国人隐隐约约总是信这个,因为单说“慎独”之类的,只能吓唬士大夫,吓唬不了老百姓,只有更实用的避免报复才说服得了他们。所以啊,说陈晓旭畏罪诈死之类,是有风也起不了浪的。

  大家怕死人,但是不怕人死,人总有一死嘛,还能没有个突然猝死的可能。所以,报纸上说哪个明星死了———尽管求证的部分不是很充分,大家还是会信的。洪金宝一天接到的那可是上千个电话啊。记者说上当了,咳,我们还不是都跟着上了。

  如果媒体是以“狼来了”的方式在喊“死了死了”,我们还不是以“狼走了”的方式在喊“诈死诈死”:宋祖德的博客点击率、八卦论坛的回复率,都是我们自己的鼠标点出来的,和媒体没嘛关系。没错,我们当时没信,可干嘛还按鼠标?怪记者怪媒体,不如怪自己太操心,何况,媒体还不是我们惯出来的: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报纸。我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老盼着能看到一条超级爆炸的新闻?

  我有意见

  从洪金宝被误传死讯想起

  □文隽(香港资深电影人,著名编剧)

  洪金宝误传死讯,未证实是假消息之前,真会让人吃惊!

  还记得去年也传过一次流言,说罗家英逝世,记者朋友问我,我转头直接打个电话给家英哥就能求证了。家英哥之前被传过患癌,所以被“恶搞”他的离世,也就隐约有案可稽!

  但洪金宝死讯的震撼,并非来自他向来身体健壮仍当盛年所以不可能。恰恰相反,过去的经验,一些我们认为不可能会猝死的动作明星,屡屡就是在大家都不相信的情况下出意外。洪金宝是动作巨星,才五十多岁,性格乐观幽默,不应该是他!

  翻开历史,李小龙的暴毙就让全人类措手不及!才三十出头,事业正在顶峰,而且,李小龙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能打的人。一个最能打的人,怎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离去?但李小龙就是这样传奇而短暂地出现在电影界中!

  又好像上世纪80年代,也是如日中天的武打明星,甄妮的老公———傅声!他绝对有机会成为与成龙抗衡的一代偶像。居然因为一场车祸,英年早逝。我们都在想,如果傅声不是死得那么早,到今天,肯定仍是影坛的中流砥柱。

  再说12月9日传出洪金宝去世这天,正是小黑哥柯受良的四周年死忌。四年前的清晨,我们也是在睡觉中赫然得知柯受良在上海猝死的消息。屡经证实之后,我还清楚记得,我和曾志伟赶早机来到上海,处理小黑哥的事!

  有谁会相信亚洲飞人会在五十岁未到之时离开我们,不但没有任何征兆,直到今天,我有时还有怀疑,这是不是调皮的小黑哥,跟我们开的一次大玩笑!

  所以洪金宝被误传死讯,我们不敢立刻摇头否定———不可能。因为过去已发生过很多“不可能”的可能!

  这消息也让所有媒体的朋友们,过了一个本应清闲却变得忙碌的星期天!还好后来他的儿子洪天明率先否认,再跟着,有人在山东找到了洪金宝本人。用句广东人常说的俗话:无辜被人传死讯,真是大吉利是!

  世说伟语

  新闻也能“逗你玩”?

  □卢世伟(《音乐周刊》编辑部主任)

  最近总是被一些死讯弄得颇为纠结。先是叶凡的突然去世,让人心下戚然。在这样的情绪延续中,又看到另外一个朋友的MSN签名上开始悼念起了某名人,赶紧忙不迭地上网查询,有消息称该名人已于近日辞世。还来不及伤怀,又在另一个网站上看到此人仍健在的消息,当下惶然。难道新闻现在时兴“逗你玩”?

  所以看到“洪金宝猝死”的消息后,心中纠结可见一斑:到底真死了还是假死了?而这会洪金宝到底真死假死显然已不重要,当某门户网站刚从洪金宝儿子洪天明嘴里证实父亲仍然健在的消息时,另一门户网站的社区里“沉痛悼念洪金宝”的帖子跟帖已达四万多。很诧异的是网友们果然很是神奇,任何一个仿似被记忆深埋的名字,一旦沾上“死讯”的二字,悼念的帖子便能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席卷各大网络,似乎每个人都是如此深情而动情,为了此事此人心潮难平。

  大概如今的人们,对一切都已习以为常再瞧不出新鲜,日子日渐寡淡,所以真的是特别渴望也特别宁愿相信一些能让自己心潮难平的事情。从前北京的地铁里,有几个小报贩子每天都在吆喝着诸如“×××明星出车祸死了”“×××明星出家了”这样的耸人听闻,大部分听惯了乘客们固然可以一笑置之,但还是可以唤起一些竖起的耳朵和抬起的头。因为有人愿意看到或者相信这些离奇的事情,所以就有人乐意制造这种离奇和不一样,管它真的假的,只要有人说就有人信,不然你想想当初王菲待产的时候,几分钟的时间关于她生儿生女的说法就已经有七八种了,每一种都同样会引起众多的追捧——在这个以表演对象为主体的新闻环境里,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戏,哪怕明知戏是假的也愿意当真的深入进去,仿佛这才是看戏的乐趣,所以,新闻也便只能如演戏般进行下去。

  新闻媒体当然是需要受到指责的,毕竟还有正义和公理在。只是,正如某个记者在报道某虚假新闻后被质疑,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从哪儿哪儿听来的。他可以如此理直气壮的理由,一是没有人真正会让他为说谎背负一个沉重的代价,而更重要的,大抵还是他所制造的这些新闻,吸引了读者促进了销量——都是在做戏或配合做戏,不过是台上台下台侧罢了,何必那么认真?有戏才是正理。

  想起一件事情。年初许玮伦去世的消息刚刚传出时,几位记者同行的反应居然出奇一致:真的假的?又是在炒作吧。直到最终死迅确认时,才顾上追忆怀念,才敢惋惜。

  假做真时真亦假,你到底还能相信些什么?这就是这个圈子里无奈但却有趣的真实。

  特别声明

  《娱乐大家》言论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娱乐大家》欢迎投稿、交流。来信请寄refuse9570@163.com。

  明日《热一周·留声机》预告:想了解今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盛况吗?请关注明日《热一周·留声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