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浓墨重彩兄弟义 轻描淡写儿女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10:38  新浪娱乐

  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曾被数度搬上荧幕,其中最出名的当属三十多年前由张彻导演、狄龙、姜大卫、陈观泰、井莉等人领衔主演的经典之作《刺马》,而由王晶监制的《满清十大酷刑之赤裸凌迟》也因画面香艳、剧情离奇而被一众老港片迷所津津乐道。有如此“珠玉”在前,再加上近几年国产大片一经问世便遭遇诟病无数的压力在后,陈可辛还敢以此为题材,指导并拍摄新作《投名状》(blog),勇气实属可嘉。或许他并非执意要超越经典,但如何才能不落俗套拍出新意,这不仅对他而言是个挑战,亦是诸多观众较感兴趣的一点。

  看完影片后,不得不承认,陈可辛是聪明的,他非常懂得如何扬长避短。演员阵容方面,李连杰(blog)刘德华(听歌)金城武(听歌)徐静蕾(听歌,blog)的搭配虽未必能让人耳目一新,但至少是强有力的票房保证;激情戏方面,他把相关段落全部删去,避过《色,戒》的锐利锋芒;武戏方面,他没有让武术指导程小东去设计其一贯擅长的灵动飘逸如舞蹈般优美的武打动作,而是改走拳拳到肉的写实路线,这样更符合影片的总体风格;服装造型方面,李连杰等一众明星的扮相不再光鲜亮丽,大多时间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在某些桥段中甚至有些惨不忍睹,但却贴近时代背景,符合角色自身定位;场景设置、场面调度方面,他尽量避免血花四溅、过于血腥的画面,这样既不超出大陆电影审查制度许可的范围,又在最大限度内尽量还原战争的残酷惨烈及千军万马的宏大气势以给予观众强烈视听震撼……

  当然,仅仅是做到以上这些还远远不够。为推陈出新,陈可辛在剧情上狠下功夫,在确保武戏质量的同时,亦加大了文戏比重,让故事不再局限于以往影视版本的风月情浓与爱恨纠葛,而是更多的展现人性的复杂、官场的腐败以及政治的黑暗等。

  影片最终定名为“投名状”,并且在片尾让姜午阳(金城武饰演)在杀嫂刺庞时反复念叨“外人/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的结拜誓词一再点题,一来固然是不想总让人拿来与名片《刺马》反复比较,二来旨在强调影片的核心并非是“刺‘庞’”,而是代表或象征兄弟间的情义与承诺的“投名状”。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对此,庞、赵、姜三人在面对相同环境时的心态以及所做出的选择却各不相同。

  正如姜午阳所描述的那样,庞青云(李连杰饰演)根本就不相信“投名状”,他只是相信他的两位兄弟,而他的“相信”,又只是建立在当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时可加以利用的基础之上;反之,当共同利益发生变化——特别是他的个人利益受到威胁时,“投名状”就不过是个形同虚设的仪式加几句幼稚可笑的誓言而已。一将功成万骨枯,他深谙此道。所以他在穷途末路、攻城略地时能与兄弟同生共死,亦能在平步青云之后,为了荣华富贵、权势地位等而对兄弟痛下杀手。

  其实庞青云并没有变,当他在死人堆里苟且偷生的那一天起,他就已不再是一名只懂得领兵杀敌的普通将领,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地位的不断攀升,他不过是越来越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罢了。只可惜,他能纵横沙场,笑傲江湖,甚至让有夫之妇主动投怀送抱,但老谋深算如他,却忘记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庙堂规则,所以如果说姜午阳的行刺是他违背“投名状”所遭受的报应的话,那么他身后远处墙头的那几记暗枪则是他混迹官场难逃的弃子宿命。

  与庞青云相比,赵二虎(刘德华饰演)虽是个悲剧英雄式的人物,但换个角度而言,他又是全片里最“幸福”的一个人。首先,他不争权,不谋利,有血性,敢担当,轻生死,重大义,是条真汉子!“投名状”对他而言,是血肉相连的兄弟情义。这样的人心胸广阔,知足常乐,虽然至死都不知道爱妻红杏出墙,兄长倒戈暗算,但很多时候,“不知道”反而是件好事。他功高震“主”,又过于义气用事,多次与庞青云产生利益冲突,而且不懂为官的潜规则,所以他早晚亦难逃一死。既是如此,与其让他面对鲜血淋漓的残酷现实,从而饱受不啻于凌迟一般的内心痛苦煎熬与折磨,倒不如让他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死去。虽然这样的死法实在冤屈,但至少他是为道义——或者说他是为“投名状”这一自己的信仰而死,故而也算死得其所。

  而三弟姜午阳在整个悲剧故事里所扮演的是一个“投名状”的坚决履行者的角色。他的底线与原则远比赵二虎要有弹性得多。只要不违背“投名状”这一大前提,他都会根据现实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譬如亲手斩杀奸淫民女的士兵,跟庞青云一起去和魁字营做交易,听完庞青云的分析厉害之后忍痛杀降……但反之,他必是义无反顾的全力抵制,杀嫂刺庞便是最好的证明。而“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结拜信条更是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

  至于二嫂莲生(徐静蕾饰演),则不过是全片一个云淡风清的点缀。“扬州瘦马”出身的她贪图安逸,爱慕虚荣。她并不懂什么是“投名状”,也不太在乎兄弟情义,她要的是英雄美人的风花雪月、你侬我侬。长期以来,她本是三兄弟情感的微妙平衡点,孰料最后竟成了“投名状”的红粉祭品。不守妇道、红杏出墙确实是她的错,但被视为害庞、赵二人最终反目的祸水红颜则是白担了那个虚名,稀里糊涂地就此做了陪葬,实在叫人替她不值。

  一出《投名状》,浓墨重彩大肆渲染的是兄弟义,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是儿女情。然而如此惨烈的男人戏,除了视听方面的感官震撼之外,让人更多油然而生的是恍若一梦的怅然:如果连最能代表兄弟情义的“投名状”都如此脆弱,经不起世事的考验,那么什么才能成为我们理想主义真正的乌托邦?(赤叶青枫/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名状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