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二老”满意《集结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11:27  北京日报

  传说,《集结号》是个“学习、再学习版”——就是从《拯救大兵瑞恩》《太极旗飘扬》再到《集结号》,三代三国,递次传承。技术上,也许吧,但这一点不妨碍《集结号》的“中国特色”,它的优长、它的遗憾,或许只有中国人才心领神会。

  其实,从内容上看,《集结号》与《拯救大兵瑞恩》正好相反。后者讲的是团体对个人的尊重和拯救,是典型的好莱坞人性论。《集结号》讲的却是为大集体的利益放弃小集体、牺牲个人,是一个“炮灰连”的故事。讲这样的故事,是很有学问的。

  《集结号》以47人全部牺牲为界,很明显地分成了两个段落。第一段落是战场群像,第二段落是连长谷子地的命运。两段戏气质上的落差很明显。

  可能第一段更令人瞩目吧,它集中展示冯小刚调度场面、掌控节奏的能力,摄影、剪辑和战争特效的技巧,紧张激烈,点面结合,张弛有度。编剧刘恒的台词,新鲜热辣,几个主要角色的性格几笔点到,用书生指导员来体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以张涵予为首的几个演员也表现得自然贴切、生气勃勃。总之,方方面面都相当周到和成熟。

  第二段戏却松弛下来了,甚至有些松散:谷子地获救却失去身份,在朝鲜战场排雷,复员后发现牺牲的战友未得到烈士待遇,为战友遗孀做媒,为战友奔走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年全连被牺牲的真相,决意从煤山中挖出战友遗骸……其实,如果单纯从内容上说,我个人倒是对这个段落更感兴趣。因为它需要解决这部电影的关键问题:47个鲜活的生命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被牺牲了,他们应该被牺牲吗?他们牺牲后甚至失去了名字,更别说应有的荣誉,这样的事应该发生吗?

  个人和集体的矛盾,并非新鲜话题,但不是“李安”来拍,而且涉及到“人民军队”,事情就有点微妙。

  那么,导演和编剧怎样来解决这种涉及深层内涵的问题呢?很巧妙,就像影片中那个在朝鲜战场踩雷的情节,你不能直接引爆它。你得先割开靴子脱身,雷呢还是得炸,但已不会造成重大伤害——就像影片中表现的,英勇排雷的谷子地最终是视力受损。

  47个生命为了更大的集体、更大的利益被故意葬送了,集结号没有吹响,也从来没打算吹响。这是影片最坚硬的核。解决这个问题,是靠谷子地在烈士陵园祭奠昔日团长那场戏。团长内心的矛盾、内疚乃至他后来的牺牲,警卫员对团长的极力维护,都会使这个坚硬的核变软。于是观众也会像谷子地一样,将内心的愤慨和冲突化归平静,承认这是军队的特性,是个无解的问题。

  那么,烈士的英名被埋没、烈属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这个问题呢?用技术方法来解决——军队被打散后重新整编,战士的资料不够齐全。而且一旦名册和遗骸被找到,问题就迎刃而解,烈士被安葬,战士鸣枪致敬,集结号在烈士墓前吹响,兄弟情谊和军人的荣誉,在那一刻高度升华。

  就这样,《集结号》稍微有点“刺激”的主题被巧妙地回避了。谷子地对战友的兄弟情,一方面凸显了主题的尖锐性,而另一方面,又可以用情感的力量将其转移、化解、变温和。没有直接答案,答案在观众心里,可能各有不同。我们最终得到的,是感动,是“升华”。这就是商业片无往而不胜的手段——以情动人。当然,这个“情”,必须是在价值观上被普遍认同的,诸如《集结号》这样的兄弟情、战友情。“情”既可以打动观众,也能够规避潜在的风险和争议。

  我并非在期待什么特定答案,我对“大兵瑞恩”那种美国式的人性样板戏没有兴趣。我只是相信,个人和集体之间,是永恒的悲喜剧,在杰出的艺术家手中,可以生发出别样的力量。而在《集结号》中,我没有看到特殊的力量,我看到的是商业片的技巧与现实的智慧如何巧妙地步调一致,不敢说创作者一定是有意为之,但这同样令人佩服。于是,《集结号》做到了“二老”满意——老百姓、老同志都喜闻乐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