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红网:走粗俗路线,赵本山要毁了小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09:18  红网

  作者:代福华

  据报道,正在打磨央视春晚小品剧本的赵本山,同时准备好了辽宁卫视春晚的小品《过年了》。在日前辽宁春晚的彩排中,赵本山和他的几位女弟子登场演出,但为了制造“笑”果,赵本山小品中竟然出现了一些“荤段子”,诸如“龙三儿(听歌)是不是处男”之类的粗俗语言成了赵本山小品的“笑料”。(1月23日《重庆晚报》)

  春节将至,“春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赵本山的小品正是议论的焦点。“今年赵本山能给观众带来什么经典小品”,成了观众年年如是的期盼。

  自80年代出道以来,随着后来与春晚“结缘”,赵本山可谓大红大紫,几乎连续十余年不间断上“春晚”,被誉为“小品大王”。民间一度流行一种说法,“小品始于陈(陈佩斯),火于赵(赵本山)”。赵本山以其平民化的形象和对东北农村生活的独到理解,演绎出了一系列经典小品,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喜剧形象,它的小品属“下泥巴人”之列,但却粗而不俗,让人笑过之后,还可品味生活,体受真情。这正是赵本山小品的魅力所在。

  然而,近年来,赵本山却有走粗俗路线的迹象,“花二十块钱,就扒老头衣服”、“大妹子,我可是正经人”之类的笑料在赵氏小品中多次出现。如果说此类语言还是一些必要的“调料”,属灰色幽默之列的话,那么“龙三儿是不是处男”、“谁不知道你想老爷们儿想得半夜直哼哼”之类的语言则已明显出格。正如网友所说,“通俗过度就是粗俗”、“粗而不俗的笑料,如臭豆腐,吃后回味余香,吃了还想吃;粗俗的语言,如腐肉,闻着就让人恶心”。

  其实,相声之类的艺术都经历过粗俗,甚至低劣的发展阶段。解放前,为满足资产阶级和封建余孽的低级趣味,相声一度只是抽科打浑、相互辱骂,相声艺人以“作贱”自己及同伴来挣得营生。所以,那时的相声虽很“发达”却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解放后,以候宝林等为代表的相声艺术家从净化相声语言着手,创作了大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段子,使得相声发展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形式。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八九十年代相声的极致繁荣。应该说,小品是幸运的,产生于新中国的八十年代,虽然小品主要以“草根艺术”定位,但总体上语言却是“幽默并健康着”。然而,从“小品大王”赵本山近年的小品来看,尤其是今年辽宁卫视春晚的小品《过年了》,可以说是“粗俗有余,幽默不足”。人们不禁要问,赵本山要走粗俗路线?粗俗的语言和笑料也许可以博得观众一时欢笑,但却是没有生命力的。可以说,走粗俗路线对于小品来说是在走“相声的回头路”,是死路一条。

  相声由于创新不足正日渐衰落,人们实在不忍心小品因犯“粗俗”这样的低级错误而远离人民了。老赵(blog),提醒一句,《过年了》虽然出格了,但是毕竟还在彩排阶段,“知错就改”,观众依然喜欢你,希望你就继续“通俗”,远离“粗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