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武汉晚报:《赎罪》--徘徊在耳边的打字机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11:01  武汉晚报

  日前揭晓的第80届奥斯卡奖中,英国影片《赎罪》凭借意大利作曲家达里奥·马里安内利的妙手,获得最佳原创配乐奖,电影中此起彼伏的打字机声音为烘托剧情起了重要作用。

  《赎罪》讲述发生在1935年一对情侣生离死别、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片中,男主角罗比用打字机敲出一封用词大胆的情书,而在作曲家达里奥的手中,这台老式机器发出的嗒嗒声与钢琴旋律完美融合,营造了紧张、抑郁的氛围。

  达里奥说,打字机象征着充满写作天赋的妹妹布里奥尼,她的嫉妒和误解将姐姐和罗比的浪漫爱情推到了悲剧的轨道上。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作曲家用一台1935年产的Corona牌打字机录制了敲击键盘的声音,再配合音乐调整节奏、音量,甚至从打字机上抽纸的声音都要精确控制。

  向来都坚持一个原则——不看电影,就不去听原声。但这次却是例外,先听完音乐再看电影。

  抛开人为附加的口舌之争,这部电影本身就很赞。而原声OST更是零距离的接近电影剧情,通篇在一种哀伤的气氛下游走,悲剧的爱情故事在钢琴声中脉脉流出,旋律的抑扬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时隐时现。恰到好处的简练配乐,宛如散文诗的流畅华丽中又闪烁着意识流一般的精致光芒,节奏饱满细腻且充满戏剧张力。马里安内利这个很会抓住人心理缝隙的投机派,用优雅的弹奏,把曲子演绎得壮阔而诗意。

  专辑中,马里安内利在古典韵味之中注入清醒的元素,与Joe Wright镜头下的画面互为延伸。第一次听完这张专辑,就完全能够理解这些疏离与孤寂是多么贴切。近乎残酷的混浊空气逼近了悠然的田园风光中突遭变故的一对恋人。

  除了钢琴与弦乐的绝妙搭配,贯穿其间的打字机声响堪称这张专辑中最猛的地方,从第一首“Briony”先于旋律响起的声响,到尾声的“Come Back”,与急促不安的旋律基调一起直指人心;打字声抓住了布里奥尼性格中的某些东西,一些一样的机械的成分——就像一台出了点小问题的机器,越来越沉迷于某种想法,好像脑子里的齿轮被卡住了。肃杀和悲叹间不停跳跃却始终保持着克制,直到第8轨的“Elegy For Dunkirk”才犹如泄洪般得以迸发。在低缓绵长的大提琴演奏中若隐若现的歌声,乱世微尘的凄清无奈,编织出的画面让人动容不已。作为Ending的“Clair De Lune”,在曲终人散之时或许能给怅然若失的我们些许慰藉。 (木头)

  推荐曲目

  《Briony》: 急促不安的旋律基调,展现得直指人心;

  《Elegy For Dunkirk》:情感洪流随着时态发展,整张专辑的亮点;

  《Come Back》:肃杀和悲叹两个极端面间不停跳跃;

  《Clair De Lune》:曲终人散之时能给怅然若失的我们些许慰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