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新京报:周柏春走了 海派滑稽“冷噱”的终结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8:15 新浪娱乐
作者:李必达 前几天掐着遥控器乱看电视,偶然发现一度在上海热播的电视滑稽戏,居然被配上了普通话的音,在北京台露了一小脸。不免有些感叹,南风(听歌)北渐,孟子所谓的“南蛮鴃舌”,如今竟然也入得北京观众的法眼了。然而坏消息却紧随而至,上海滑稽名家周柏春前日因病去世了。 提到周先生,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著名的《各地堂倌》。江浙一带地处吴越(blog)旧境,方言众多,且彼此间差别很大。周柏春先生与乃兄姚慕双尤其善于使用方言制造喜剧效果。传统节目《各地堂倌》就是此类作品中的经典。在表演中,周柏春扮演食客,对姚慕双所扮演的各地堂倌(餐厅服务员)的方言做出种种有趣的反应———“楼上天(添)火烧啦”、“吃南码头(肉馒头)我还情愿吃董家渡的”。虽然这个段子由老艺人王无能创作于上世纪20年代,其间不少艺人都曾经演出过这个节目,但姚、周的合作为这个段子增加了新的内容,也在表演上达到了最高水平。 周柏春先生的表演,用上海话来描述,叫“冷噱”,翻译成北方曲种的术语,有点类似于“蔫哏”,在相声界,李文华、杨少华也是以擅长此种特殊的表演手段著称的。与相声界的这些蔫哏名家相比,周柏春的冷噱具有一些更明显的个人特征,不仅尽可能反映人物的怯懦感,注重语速及音质的控制,而且表达方式更为细腻温柔。因此,周柏春在独角戏中,时常反串女角,造成更强烈的滑稽感。这样的表演风格在江浙的曲艺家中独树一帜,成就了周先生的金字招牌。 作为上海最重要的地方曲种,“独角戏”拥有一个在各地曲种中很罕见的特性。上世纪20年代,它逐渐在上海形成。随着表演方式的拓展以及参演人数的增加,到40年代前后“独角戏”演员们吸收喜剧及江南(听歌)地方戏曲的某些表演形式,逐渐扩展出了一个剧种,“滑稽戏”。这样一来,以姚慕双、周柏春为代表的江浙笑星,既是曲艺演员,又必须是舞台剧演员。 这一特点需要演员在曲艺表演与舞台剧表演两个方向上取得平衡。滑稽演员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滑稽演员们不容易拿捏此中的分寸。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相当部分的滑稽戏、独角戏表演看起来显得十分喧闹,多了小市民的琐碎,少了传统底色的大气。相形之下,周柏春先生安静平和的表演方式就显得格外珍贵了。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压住整场的气氛,然后借助自己“苦心经营的随意”的表演,引爆新的笑料。 当年周柏春先生与姚慕双先生搭档,在电台“讲滑稽”。说白了,也是直接面向听众,走最基本的市场路线。这个情形,大概和现在“德云社”诸辈在茶园子里说相声,傍着市场搞演出非常相似。后来,他们进入了上海滑稽剧团,也就渐渐稳定了下来。两三年前,因为准备写一些关于1949年以后政府文化艺术部门收编民间剧团、艺人的文章,曾经试图采访周柏春先生,请他谈谈当年在“笑笑剧团”的经验,以及上世纪50年代组建“蜜蜂剧团”的情况。可惜,由于他当时身体状况不很理想,未能实现,如今却只能依靠电脑中的音频资料,追思这位滑稽界的前辈大师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