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京报:我们的商业文化何曾强势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9:27  新浪娱乐

  作者:于德清

  近日,作家张平先生在媒体呼吁,主体文化应该是强壮的。并称:“当我们的耳边响起的都是‘老鼠爱大米’的曲调时,当我们的手机收到的都是一个接一个的‘荤段子’时,当100位对中国电影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艺术家的奖金总额还不如一个‘超女’一次广告收入时……我们民族的主流文化如何同国内外的强势商业文化(blog)相抗衡”。

  通观张平先生的全文,其扶持主流文化抗衡国内外强势商业文化的说法,让人难以接受。在中国商业文化何时曾经强势过?君不见,湖南卫视的“超男”最终变成了“快男”,“超女”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女演员为艺术献身成风波,“非主流”电视剧被赶出黄金时段。在保护民族动漫产业的旗帜下,进口动画也和小朋友们说了再见。如果“多金”就意味着强势,那么,强势的商业文化何以如此不受待见?如果,人气旺也算强势,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却偏偏要受到歧视呢?

  如果说,国外的商业文化很强势,这个我们是信的。但如果把国内和国外的商业文化混为一谈,那就很不公平。既然文化政策已经内外有别,那么民间舆论也应当区别对待。把矛头对准超女等,难免给人造成一种拣软的捏的印象。所以说,张平先生的强势商业文化之说,有漏洞,至少一上来前提就错了。

  张平先生也声称并不反对商业文化,但是,他认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文化,决不仅仅是商业文化占主导地位,更不等同于商业文化。这个说法实际上人为制造了主流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对立。在他所举的代表主流文化的作品有《亮剑》士兵突击(新京报:我们的商业文化何曾强势过?)(blog)等。实际上,这些作品既可以看作属于主流文化,也可以看作是商业文化的产物。当今,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高度商业化,而去年年底上映的集结号(新京报:我们的商业文化何曾强势过?)》更是集当今之主流与商业之大成。从另一面来说,当今的商业文化未必就没有传达主流价值观。对于超女、快男,王蒙就曾经认为,这些节目很积极很向上,甚至戏言自己也要做一回“超男”。如果人为在当今的文化产业中,以道德立场、意识形态划线,难免会制造一批冤假错案,难免会把孩子和脏水一块泼出去。

  另外,从现实层面来说,一厢情愿地扶持主流文化也具备操作难度。张平先生所说的,现在的老艺术家们身价低是实情。但是,我们又该如何抬高他们以及所谓的主流文化的身价?如果市场不为他们买单,那么只有政府出面了。这也意味着要花纳税人的钱财。山东要兴建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可以说是完全符合张平先生的建议,但是,中华文化标志城引起轩然大波,民间一片讨伐之声,上百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抵制。一个立意如此伟岸的项目,堕入如此窘境皆因其要耗费纳税人的钱财。

  当然,强壮所谓的民族主流文化也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来扶持,但扶持的效果颇难评价。实际上,所谓的主流文化、民族精神并不惧怕市场和商业,只要有公平竞争,大森林里的狼和羊一样都会强壮起来。而真正的问题,可能不在文化,而在人,也许某些文化人士更需要大胆解放思想,克服自身的市场恐惧症。民意是检验主流文化的惟一标准,张平先生寄予厚望的主流文化,应该有信心到大众市场来演一出“士兵突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