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的孩子》:人道主义诠释中国式人文情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9日13:29  新浪娱乐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观看一部电影了,更别说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也很久没有从一部电影中得到心灵的震撼了,我从不相信目前市场上很多影片的言过其实的内容题材,直到我最近看过了一部真正是让我有一种被撼动感觉的电影---《黄石的孩子》(blog)

  影片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末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来自英国的记者乔治·霍格正值赶上日寇正在南京地区进行残忍的大屠杀,他为了告诉世界战争的真相,深入战场进行报道。不幸被日军俘虏,后被新四军杰克·陈解救,在逃离治病之时,偶遇日寇屠杀过后幸存下来的60多名性格各异的孤儿,语言不通的乔治肩负起关怀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战争更加逼近的时候,为了避免这些孩子再次受到残害,乔治和杰克等人义无反顾带领这60多名中国孤儿沿着中国的古丝绸之路跋山涉水千余公里,历尽艰辛万阻,越过雪山来到沙漠的边缘逃避战火,却又不得不面临新的人生故事……

  在观看影片之前,我并不知道乔治·何克这个被称为中国白求恩的战地记者的名字,更不知道《黄石的孩子》是改编自真实故事并且剧中部分主人公居然还健在,一位来自英国的战地记者,将60多个中国战争孤儿带出地狱之城到达最后他们称之为“家”的地方—山丹,需要怎样的勇气和决心?又要经历怎样的危险与磨难?通过影片逐一阐释了出来,并给了我们一次精神乃至心灵上的洗礼。影片用浪漫的笔调,浸满着爱的画面,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一个人间天使的故事。

  在没有看到影片之前本以为此片应该是好莱坞式的商业片,尤其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又曾经执导过《007明日帝国》这样的动作大片,从影片的题材到制作都会给人一种错觉,感觉又会是一部血肉模糊、硝烟四起,战火滚滚的战争片。近年来各国各名导演都不禁拿南京大屠杀作为题材来大肆渲染,有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南京》在前,所以对《黄石》很期待,也很好奇罗杰·斯波蒂伍德会以什么样的手法来诠释这段避不过的血的历史。看过影片后则不然,说是一部抗战题材的影片,其实更像是一部人物传记片,全片并没有太多的战争场面,仅仅在开场有日军的屠城,国民的逃避追杀,日机的轰炸等几段战争场面,不久便将在日军控制下废墟中的南京城呈现在我们面前,在经过部分日军残忍屠杀老百姓的场面后,全片所有重心就放到了主角英国记者乔治何克身上,开始讲述一位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生何克怎样在物质条件非常匮乏生活条件非常艰难的战后方如何照顾60多个饱受精神、心灵与肉体摧残过的中国孤儿,甚至他怎样接受了那些被战争和仇恨扭曲的孩子对他的侮辱以及人身的伤害!从最初的不情愿,到被既是医生也是护士和保姆的莉利的所作所为所感动,同时也被那些随时受到战乱威胁,性格怪异可怜的孩子们的感染,最终竭尽所能,义无返顾的冒着被日本鬼子或国民党军队盘查的危险,带着60多个孩子离开处在战争时期的黄石到当时还处于相对安全地带千里之外的山丹,一路上他们经历了风沙雨雪,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感动了许多人,最终到达了他们心中的“家”,但最后何克却因为路途险阻中所造成的伤口感染引发破伤风导致不治,客死异乡。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看到那些日本人残杀肆虐我们中国人的血腥场面,我感到非常愤怒。那些孤儿们亲眼看到失去了亲人,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他们性格孤僻怪异,充满对一切事物的仇恨,看不到未来。何克和莉利用他们的爱心和生命拯救了这些苦难的孩子,给了他们生存的希望,让他们从弱小的孩子成为了坚强的人,他们所拯救的不仅仅是60多个生命,还是60多个心灵,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何克和莉利,这些孩子们将怎样生存下去,他们将变成怎样的人。这种心理上的转变和成长,才是整个影片的重点,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在中国这个战乱的时期是如何以忘我无畏的精神,承担起本不该属于他的责任,《黄石的孩子》感人之处正在于此。这两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外国人都是无庸置疑的高尚者,他们的高尚在于他们的平凡当中——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使和精灵。在影片的结尾处,至今还健在的几位老人饱含真情含泪的讲述:“我们的生日都是7月22日,就是何克去世的日子”。使整个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情怀达到了至高点。

  在感叹过2位平凡而伟大的外国人的高尚后,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平时我所不了解的史实。在70年以前,日本人对中国人犯下了滔天罪行。片中所看到的一切,想想,如果一个和你一样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拿着屠刀,屠杀你的父母亲人,蹂躏你的姐妹,你会怎样做?许多人当然会毫不犹豫地说,冲上前去,和他拼个你死我活。但这句话毕竟是说着容易。在生命的威胁下,许多人会选择放弃尊严和自由的。

  于是,在这场灾难中死去无辜的老百姓都没有做任何抵抗的。麻木地看着自己的亲人同胞被敌人残忍地杀害后,自己也被残忍地杀死。甚至连一丝丝的反抗都没有。30万同胞,要是能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地去抵抗也会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中国那些受害的老百姓。他们麻木的思想也许是由于奴役性思想所造成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人们只知道屈服或服从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这也是造成那场悲剧的原因之一。世人都向往和平,希望整个世界都不要再有战争,永远都充满光明与友爱,但此片所讲述的这段惨痛的历史应该可以使我们所有国人有所警醒,一旦此类惨不忍睹、欺压、蛮横、不平等事件再次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该怎么样去做?同时此片反射出来的“爱”如果可以超越国界、种族、政治等等因素才真正能成为全世界全人类所共同共通的语言。也是值得我们去真正深思的。

  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血腥场面的恐怖,看到了暴力场面的残忍,与此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善良乐观、执着与包容,真正懂得了心灵的爱是没有种族国界而言的。此片以一种较为平和的叙述语言将人物内心世界的转变,人性本质的升华诠释的淋漓尽致,细腻而不平庸。也许我再激昂的陈词也没有用。在这里我还是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黄石的孩子》,亲身融入影片当中去感受一下,虽然此片没有像《集结号》那样的过多激烈的战争场面,虽然作为一部中、澳、德合拍的中西融合的影片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稍不足的地方,但无论是剧中的人物或是此片的主创无疑都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尊敬的,从此片所延伸出来的深远意义已经超越了电影的本身,因此这是一部好的电影,对中国导演而言,它提供了一个可以深入挖掘此类题材影片好的例证,对中国观众而言,这是一部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会从中得到启发亦会有深远的遐想的影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