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黄石的孩子》到底是哪里的“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9日14:14  新浪娱乐

  热门电影《黄石的孩子》(blog)中的故事,来源于一段发生在陕西凤县双石铺的真实的历史。该县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已致函国家广电总局,希望其协助更改电影《黄石的孩子》片名为《双石的孩子》,或在错误未纠正之前停映该影片(据4月26日《哈尔滨日报》)。

  与此同时,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石的孩子》原著小说中文版的书名,也像电影那样,与史实产生了一字之差。对此,该书责编俞自强解释说,因为考虑到发行,小说就与电影同名了。

  其实在《黄石的孩子》上映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影片中的故事与黄石八竿子打不着,不过是编剧在创作剧本时,因为英文发音的缘故,将“shuang”误作了“huang”,而这一无心的错误恰好被黄石市抓住,当成了宣传黄石的大好时机,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这方面,陕西方面无疑落后了半拍,尽管其忿忿然,像祥林嫂般絮叨“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这儿”,已经于事无补,不大可能如其所愿,要怪只能怪自己信息不够通畅,动作不够快捷。

  “孩子”之争的背后,是地方利益的博弈。谁都知道,这样一部影视巨作,对提高地方知名度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提高知名度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旅游资源的扩展和经济利益的增长。不管陕西方面提出的理由是如何得冠冕堂皇,骨子里仍是“钱”这个阿堵物在作怪。

  当然,相对于影片沉重而又积极的思想内涵,到底是哪里的“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部影片,给我们正视那段痛苦历史的机会,让世界人民了解真相,从而起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胜过了很多枯燥的说教。尤其是好莱坞的制作班底,豪华的演员阵容,更能够让西方人接受和反思影片所传达的反战和和平思想。

  但对于出版社的做法,我还是很有异议的。如果说电影的片名还是个“美丽的错误”,那么在真相大白之际,书名仍取作《黄石的孩子》,简直可以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很明显地暴露出某些出版单位拜金主义思想在作祟,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狭隘心理。

  小说作者詹姆斯·迈克马努斯的英文原著名叫《Ocean Devil:The Life and Legend of George Hogg》,直译过来就是《洋鬼子:乔治·霍格的生活与传奇》,故事情节跟黄石没有一点瓜葛。将书名生硬地译成《黄石的孩子》,根本原因就是借着影片的热播,将中文版的发行量翻上几番,虽然自欺欺人地说“历史不会因此而褪色”,但除了增加了一点收入的成色,还有什么东西没有褪色?

  中国新闻出版界的跟风现象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一大顽疾。哪一类书好卖,立马蜂拥而上,出了一个“奶酪”,马上就是一片奶油,水煮了一次“三国”,《红楼梦》等经典名著就接着遭受另类解读,最近不就出了一本名为《非常品红楼》的另类新书吗?近来跟风现象出现新的特点,那就是与影视互动,借着影视播出的热乎劲,急不可待地推出纸质出版物,将吸金行动进行到底。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名单:《士兵突击》(blog)《闯关东》《奋斗》(blog)……,每一个成功影视剧的背后,都有着一大群等着分享残羹冷菜的人。

  如果乔治·霍格地下有知,一定会惊讶于中国“乾坤大挪移”功夫的了得,无奈地叹息:我和孩子们已经够辛苦了,为啥增加我们的路途,让我们再南辕北辙地远涉避难般的迁徙? 文/张诗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