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午报:从“地震诗”走红想到诗歌出路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09:59 新闻午报
面对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华儿女表现出来的民族凝聚力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言为心声,诗由情发,如潮而涌的"地震诗"不仅在网络上迅速传开,也成为各大报纸版面的亮点。据报道,《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发表在百度“地震吧”里,这首诗被全国近百家报纸刊登。内地某一个网站就有各地网民上传和转贴的诗歌和评论超过1.5万首。诗歌朗诵更是成为赈灾义演的亮点。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歌挟裹着一股股冲击心灵的力量。 如果没有这场特大地震的发生,恐怕我们许多人已经忘记了还有诗歌的存在。如今,除了苦苦坚守着的《诗刊》等为数不多的几本刊物之外,许多报纸的副刊,只把诗歌当成版面的一种补白,或者是节庆之日的应景。 自“天安门诗抄”后,一晃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这次“汶川地震诗”又一次如此集中地爆发出诗歌的艺术魅力。从“地震诗”的一夜走红,不禁使我想到了诗坛并不景气的现状。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脍炙人口,久读不厌。《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发自内心的深情恋歌,表达了一个小伙对情人一往情深的恋情和渴望结成美满婚姻的愿望。这一句几乎成为《诗经》的代称。一首经典的诗歌犹如精神领域的通行证,它能够走进人们的心灵深处,感而动之,扶而慰之,宣而泄之,激而奋之,使灵魂得到各种形式的升华与净化。诗歌的感动是可以审视、可以触摸、可以呼吸、可以体味的。 其实,当我们诟病流行文化的泛滥挤压着诗歌文化艰难生存的客观环境,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诗歌式微的主观原因?古语说:“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抒情言志的一种文学载体。从“地震诗”的喷涌而出,并迅速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诗歌这一载体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是诗的内容,诗歌要真正回归大众,必须要用抒情言志的真情感动大众,再美的形式缺乏美的内容,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这也是我这几天阅读“地震诗”感动之余的一点想法。吴为忠(特约评论员)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