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24城记》具有中国式诗意的电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6日15:02  新京报

  作者:韩浩月(blog)(blog)

  一个有着50年历史的国营老工厂拆迁了,原地将建设一处繁华、热闹的楼盘,开发商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二十四城”,它也成了贾樟柯新片的电影名。楼盘为何叫“二十四城”?这个问题没有机会问开发商,所以不得而知,但作为熟悉贾樟柯电影的观众来说,可能会了解导演直接用楼盘名称作为电影片名的深意———工厂将要消失,而记忆也不能永存,贾樟柯的电影并非为庆祝一座新城的诞生而拍,而是为纪念那堆被拆除的废墟而拍,因为在那片如今已不知影踪的废墟之上,曾生长和寄托几代人的青春和梦想。

  选择一个合适的工厂,对阐释好工厂与城市的关系很重要。贾樟柯曾在太原钢铁厂、北京首钢考察,但直到发现成都的420工厂(这个工厂是生产飞机的),才在其中找到和自己构想吻合的气氛。是的,这个工厂必须是大型的,它有着高大的建筑,直冲云霄的烟囱,无论白天黑夜都响彻着机械巨大的声响,交接班的工人来往如织。这样的工厂在计划经济时期,是城市的脸面,它聚集城市最优秀的工人,它的产值、效益、人事变动等等是这个城市最关注的话题,当然,它的厂花也是城市当之无愧的瞩目焦点。

  没有什么比让厂花来讲述工厂的历史更好的选择了———她们的衣着,是城市的时尚标志,她们的情感,是城市的娱乐新闻,她们的命运,和工厂的兴旺或衰败密切相关,一个厂花的一生,就是一座工厂的发展史。直到现在,“厂花”仍然是那些在记忆里已呈灰色的时代,为数不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词汇。《二十四城记》选择了吕丽萍(新京报:《24城记》具有中国式诗意的电影 blog)陈冲(blog)赵涛(blog)分别饰演60年代、80年代和现在的厂花,这三位演员都不是绝顶漂亮的女星,但作为贾樟柯电影中的演员,好像如果她们太漂亮反而说不过去了。这和《二十四城记》的整体氛围也是搭调的,宁静的画面,真实的背景音,回忆的语调……三位女演员的风情融入其中,这风情,蕴含着说不尽的白云苍狗,看了让人伤感。

  并不愿意将《二十四城记》当作一部纪录片来看,我总是期待贾樟柯的电影能多一点故事,再多一点故事,哪怕是虚构,只要这虚构可以给观众多带来一些更为直观的感受,让影片适当商业化一些,以便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但显然,《二十四城记》采取的纪录片和剧情片混拍的方式,仍然表明贾樟柯在电影探索的道路上,仍未放弃对细致、琐碎事物的寻找、观察和放大,他近乎执着地用话语的碎片当作粘合剂,把那些湮灭在记忆里的生活标签,重新一一串起,镜头所呈现出的那种丰富、细腻和贴切,令人忍不住集中所有的注意力,认真去捕捉那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

  《二十四城记》在戛纳电影节没有获奖并不意味着什么,它仍然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一种只有中国人才能懂的诗意的电影。诗人翟永明出任联合编剧,让这部片子的文艺气质更加纯粹,那些散落在影片中的诗句,非常难得地不见突兀。当影片最后一个长镜头的字幕打出“仅你消失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作为观众这才明白,《二十四城记》叙述的并不只是厂花的故事,而是包括你和我在内每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