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转角”摘玉兰 “奋斗”缺人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16:45  北京晚报

  本周,上海电视节大幕尚未拉开,就成了争议焦点,矛头所指是去年当红荧屏的电视剧《奋斗》(blog)没有获得“最佳电视剧奖”提名,而一部台湾偶像剧转角遇到爱(北京晚报:“转角”摘玉兰“奋斗”缺人爱)》被白玉兰奖提名委员会视为近年来青春偶像剧代表作入围。提名公布后,网友、媒体纷纷为《奋斗》鸣不平,它被视为将爱情进行到底(北京晚报:“转角”摘玉兰“奋斗”缺人爱)》之后,国内拍摄的唯一一部有社会影响力的现实题材青春偶像剧,不应被奖项忽视。提名委员会给出的解释则是,《奋斗》的整体制作水平不如《转角遇到爱》。

  白玉兰奖提名委员会对《奋斗》的评价代表了电视剧业内观点。《奋斗》的优势和缺点都很明显,和《转角遇到爱》相比,前者好比是单科成绩突出的偏科生,而后者是既不突出也没缺陷,就像成绩四平八稳的好学生。白玉兰奖上获得提名最多的电视剧是《金婚》,它的制片人兼导演郑晓龙就认为,《奋斗》是台词的成功,在故事合理性和人物塑造方面都禁不起推敲。而白玉兰奖也肯定了《奋斗》台词方面的成功,石康(blog)被提名“最佳编剧”。

  如果奖项的含义是肯定突出贡献,而不是搞平均主义,那么《奋斗》有更多的理由获得提名,它至少在三方面作出了对当前中国电视剧发展有意义且成功的探索。

  首先,《奋斗》是一部有现实意义的青春偶像剧,产生了社会共鸣,这十分难得。受政策和创作水平限制,国产剧普遍时效性差,古装剧、民国剧多,现实题材剧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语言表达给人的感觉还停留在上世纪。整体大环境如此,青春偶像剧的情况更糟,基本都脱离现实。十年前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是国产偶像剧的开端,此后就再没见有影响力的作品。间或有些受欢迎的偶像剧,要么就是效仿台湾偶像剧风格,铺上浪漫底色,不切实际的造梦,好像《男才女貌》(blog)《屋顶上的绿宝石》;要么就是包上古装、年代或军旅外衣,和现实生活无关,比如《幸福像花儿一样》《还珠格格》

  国产剧的主体收视群是40岁以上的中年妇女,阿姨们的好恶直接影响收视率,因此家庭伦理剧长盛不衰。而关注1975年后出生的35岁以下年轻人群生存状况的电视剧少之又少,80后、90后更是被视为哈韩、哈日、哈美而不看国产电视剧群体,被忽视。《奋斗》是关注时下年轻人的,他们大学毕业后的骄傲与困惑,他们不被理解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尽管有些剧情未必合理,但年轻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对《奋斗》有认同感。因此,《奋斗》最初不被电视台看好,但播出后收视率飙高,更出人意料的是,《奋斗》在南方城市同样大受欢迎,地道的京味幽默这次也跨越了南北语言隔阂。

  最后,就电视剧行业发展而言,《奋斗》的成功也探索了广告与收视群对位的可行性。青春偶像剧虽然收视率不如“阿姨剧”高,但它的观众群——年轻人,消费能力显然比主妇更高。电视剧制作公司一直呼唤电视台对收视群体细分,根据题材所吸引的观众群招商,这样可以给观众更丰富的选择,电视台也不损失利益。《奋斗》的成功证明,关注收视群体质量而不简单的唯收视率论价不仅可行,而且将成为未来大趋势。《奋斗》在杭州重播,是应电视台广告部要求,因为以往不光顾电视剧场的广告商,如学生用品、MP3、笔记本电脑,这次指定买《奋斗》播出前后的广告时段,电视台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回报。如果电视台不再唯收视率论价,那么制片公司也将不会为求稳妥大拨儿轰的追逐热门题材,电视剧“品质”将更被看重,像士兵突击(北京晚报:“转角”摘玉兰“奋斗”缺人爱)(blog)这样的高品质电视剧也不再会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尴尬局面。  本报记者 金力维J187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