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京华时报:十一届如一届,呆板的年度聚会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11:07 京华时报
上海电影节举办了11届,疲态尽现。参赛影片质量一般、国际大腕影人难觅、有影响力的影片基本没有、环节设置官方化程式化、地方保护特色充斥各种论坛和发布会。虽然最近5年的上海电影节每次都把改革挂在嘴边,但实际情况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亦同”。问题依然顽强而且坚决地存在着,并没有改变或低头的迹象。为期10天的电影节,已渐渐演变成更多记者的笑谈。它太像每年一度国产电影人的沪上聚会,更像上海本地电影行业组织的自娱自乐,就是不太像一个A类的国际电影节。 烂苹果,不用吃完就知道烂 相比一个真正在艺术上自由、市场化成熟、商业规则操作下的国际电影节,上海电影节的差距还比较大。 首先从入围的参赛片上来说,我想没有几个记者有勇气和耐心看完全部参赛电影。从一两部参赛片中,很多人都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自恋、沉闷、故弄玄虚以及哗众取宠。“一个烂苹果,并不是非要吃完,才知道苹果是烂的。”一部影片开始5到10分钟后,就有记者退场,这时你可以指责这些记者不够耐心。但这样的情况屡屡出现,就有充分理由表明这绝对不是个别记者的问题。正如贾樟柯所说:“上海电影节看上去更像重大节庆活动。但专业的国际性的电影节不是热闹就可以的。”没错,在上海电影节上,似乎只有“节日”而没有电影。在选择参赛片的程序上,上海电影节不像成熟的欧洲三大电影节,有明确的选片人和策划人。我们的上海电影节选片依靠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行政方面的平衡考虑。 十一届如一届,没有特色 与其他A类电影节或政治为先、或市场为主、或扶植新人、或独立制片等等特色相比,上海电影节的特色可谓鲜明无比,那就是没有任何特色。 电影节的流程对于来过电影节的记者来说,已经烂熟于胸,因为11届如一届,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一直没改。开幕式红地毯,国产明星散落在10天之内作秀大联欢,然后是百无聊赖的参赛片展映和名目繁多但不知所云的见面会以及名目一样诸多的论坛。最后,颁奖典礼本着和谐稳定的原则,颁发出各个奖项,虽然有一大半影片场下的人没几个看过。你能说上海电影节有错吗?似乎不能。但没有棱角、没有锐气、没有另类,更没有几个商业。也许这就是电影节的特色。每天记者在那些名字拗口的参赛片中选择明天的报道对象,在那些看似与国际接轨的“圆桌论坛”“大师班”的论坛上游走,捕捉那些“大师们”的只字片语,观察他们是咳嗽还是发呆。天知道这些论坛所谈论的话题和结果对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进程到底有什么帮助。 熊猫凭什么不能喜欢肉包子 本届电影节的一大亮点出现在王家卫与陈丹青(blog)的对话上。准确地说亮点基本上都来自电影圈外人陈丹青的话语里。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对电影认识浅薄,散漫淡然的神情也让人觉得他确实是个圈外人,但就是这个圈外人说出了许多圈内人没有说出的话,“罪恶、暴力、性、中产阶级、小市民、欲望、贪婪、妒忌,这些元素构成了都市电影,甚至构成了电影的一切。王家卫的电影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具备这些元素。而体现这些元素,则需要内心的自由。”显然陈丹青说的是突破禁忌。很多人对“禁忌”这两个字很敏感,似乎提到“突破禁忌”就是地下电影,就是那些通不过的影片。其实“禁忌”这两个字含义很广泛,我想陈丹青在这样的场合所说的禁忌并不单单是社会化的,而更多是我们电影人内心的固定思维。举个简单的例子,《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因为一个肉包子的吸引而学会了绝世武功。这个情节引起所有中国观众会心的大笑,但有人质疑,熊猫明明是吃竹子的,怎么会为了肉包子而拼命呢?但你不觉得就是这点很可笑吗,凭什么他就不喜欢肉包子呀?这是电影呀!我想如果这是国产动画片,肉包子很可能就会变成竹子,这就是内心的固定思维。只有打破固定思维、突破头脑禁忌,电影艺术才能获得巨大的生命力和观赏效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