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功夫熊猫》给国人的不仅是快乐(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14:45  中国新闻网

  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中国创意产业到现在都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缺少想象力,自然就无创造力。美国人能主宰当今世界,所依靠的因素就包括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样。论认真细致,美国人不如日本人;论吃苦耐劳,美国人不如中国人;论严谨秩序,美国人不如欧洲人。但论想象和创造,中国人、日本人甚至欧洲人却都不如美国人,所以,美国人才能一再领风气之先。电灯、飞机、原子弹和IT产业,都诞生在这块善于想象和创造的国度。

  那么,美国人为何善于想象和创造?还是回头来说《功夫熊猫》。清末重臣张之洞说到维新的原则时讲了8个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言下之意,是说对西方先进的东西要拿来为我所用,但又不能忘了自己的国情国体,这毕竟还是根本,动不得。将这8个字套在《功夫熊猫》上,会发现美国人表面上用足了中国故事中国情节,但骨子里透出的仍是美国的天真烂漫。不管是哪个中国人,谁会把熊猫阿宝的爹弄成一只鸭子?但美国人就能。

  美国是个很善于拿他国东西并为他自己所用的国家。这个国家历史不过200多年,其实没有什么根基,却也因此少了传统的羁绊,对于外来的好东西普遍乐于接受。这个国家是由一群移民组成,他们普遍不爱自己的祖居,但却疯狂热爱着美国,于是他们尽情地从他国拿来东西。这个国家也因多是移民,所以人与人之间有着普遍的包容和大气,他们追求平等、自由。这个国家也因没有历史积淀的包袱,所以人们又天生乐观,向上进取。由此,任何奇思怪想,任何莫名举止,在美国才不会被笑话,却会赢得必要的尊重。这个国家富于想象和创造也就不难理解。

  反过来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美国人能拍出来,中国人不能?《北京日报》的一篇文章问得很典型:“为什么我们熟视无睹的素材经过荷里活的组装,便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产品?我们很快乐,我们很焦虑。”电影导演陆川说,他在年前接受一项任务,为奥运会制作一部动画电影,但“弘扬奥运、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和谐社会等主题性的硬指针就有十几条,本来是带着玩的心情弄的,可慢慢开始僵化,到最后大家都不会了。最后不了了之”。他说,搞创作是在“几十重大山的压制下缓慢前行”,而“对于这些大洋彼岸的创作者而言,我们熟悉的文化不再是一种束缚创作的沉重包袱,而成为一种最为鲜活和有力的滋养”。

  陆川的说法很值得深思。笔者一直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最会宣传自己的国家。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电影,甚至互联网,美国人都竭尽所能加以利用,并不着痕迹地向全球推销它的价值观。相形之下,我们僵化教条的思维定势,相当程度上扼杀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少也都影响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

  《功夫熊猫》提供给国人的,不仅是快乐。(西蒙周)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