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明奇才》:这个奇才有点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11:26 武汉晚报
正在央视8套播出的古装电视剧《大明奇才》讲的是明代牛人解缙的传奇人生。整部剧题材虽然正,但由于内容充实,语言幽默,看起来倒有几分轻松幽默。 解缙这个人从小就是神童,在明史上是个集诗文和书法大成者,年幼就名噪全国。他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他屡次上疏,针砭弊政,弹劝奸佞小人,由此导致他一生坎坷,时而得宠,时而失宠,时而升迁,时而贬谪,直至被人迫害致死。 解缙只活了四十七岁,但却历经了明太祖、建文帝、成祖三朝。朱元璋的时候,因才气过人被重用,后来因抗旨敢言被收拾罢官,朱允文的时候从新启用。到了朱棣的时候更惨,就因为进京奏事的时候,皇上不在家而见了太子,自以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回去了,好家伙,一个“无人臣礼”之罪,就被下旨入狱,虽他主持撰修《永乐大典》名流千古,但最终还是被锦衣卫活埋雪中而死。 有这样一个有故事的原型放在哪里,这个电视剧怎么看都是一部言之有物的作品,特别是在表现解缙的才华上,他嘲弄人的那些千古名段子,向来是毫不留情的,于是在人物的唇枪舌剑中,观众们自然也看得过瘾。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个对子说给哪个文人,哪个文人都不愿意听。曾经一个当时的权臣本来依仗自己的权势,想给解缙一个教训:“二猿断木山中,小猴子焉敢对锯(句)?”可解缙一点儿也没给人家面子,上来就接:“一马陷足污泥,老畜生怎能出踢(题)!” 虽然故事多多,但《大明奇才》作为一部历史剧,还是无法避免地犯了许多历史知识上的错误,记者在各大网站的贴吧看到,细心的网友早已经找出了一堆错误。“接受不了剧中演员总读错字的情况,解(音jiè,而不是xiè)元,庠(音xiáng,而不是yáng),整个剧组就没有会读的,真是悲惨!”所以编剧以后再要驾驭此类题材,一定要三思而行,因为观众的智商如今都好高的啊! 舒畅扮演的曹贞暗恋解缙,在得知解缙娶了他人后,黯然出家 花絮 演员带字典上阵 拍摄该剧本着尊重史实的态度,所以不仅剧中大量引经据典,演员们也是要出口成章。这对任何一个演员来说无疑都是一次考验。 在剧中饰演明皇朱允文的孙霆就笑言,虽然自己演的这个角色在历史上颇多争议,但是也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皇帝,所以说话自然也是字字珠玑,甚至有时还要夹杂一些文言文在里面,经常会有很多字或词不能够准确读出,或者准确说出它的引申含义,所以在拍摄时准备了一本大字典,随时翻查,不太明白的还和导演和一些前辈演员积极沟通。只能说像这样边拍戏还边学习的真不多,精神可嘉。 关于解缙 剧名风波 该剧原名叫《大明奇才解矮子》,后来因为解缙的家乡江西吉水县人的抗议,认为把解缙叫成解矮子是对先贤的不恭,才改了剧名。 选角符合史实 由于历史上的解缙个头很矮,长相平平,因此为贴近人物原型,男一号的人选至少还要符合两个条件:一不能太帅;二不能太高,而且年龄最好是28岁至30岁之间。几经遴选,剧组认为曾成功饰演过多个古装人物形象的,身高1.65米的年轻演员毛乐最符合需求。 关于毛乐 解缙的主演毛乐当演员可说是半路出家。在学校时,他学的是室内装潢设计,毕业后就分到了一家国营装潢公司。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师兄把他带进了片场。碰巧,剧组当时刚好少了一名武行,自幼学武的毛乐就被“赶鸭子上架”了。“客串”了一段时间,认真勤勉的毛乐很快被北京的一位武行前辈相中了,于是他辞去公职专心干起了武行。而后,央视筹拍《饮马流花河》,剧中男二号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机会垂青到了毛乐身上。小试身手后,剧组与毛乐签约。这一纸合同意味着毛乐从武行转入了文戏,进入了影视圈。 接演解大学士对于毛乐则是新的挑战。“只要能挂上‘奇才’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总是和鬼怪精灵分不开的,不过电视剧《大明奇才解缙》却是绝不带戏说成分的正剧。”毛乐说:“解缙的故事和人们印象中的唐伯虎、纪晓岚等风流才子不同,他用自己超群的文韬武略,在生死回旋中刚直不阿,化解重重灾难。为演好这个人物,在研究古汉语方面我下了一定工夫。在表演上尽量做到夸张但不失真实,尽量本真地诠释解缙这位大明朝的奇才。”
【大明奇才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