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羊城晚报:《赤壁》像台风那样刮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18:03 金羊网-羊城晚报
-Atom 什么是大片?第一个吃“螃蟹”的张伟平认为,巨额投资加上铺张的宣传就是大片;陈凯歌则认为,能包含一个“馒头”所具有的终极哲学意义的电影才是大片;冯小刚把莎士比亚的故事奉为经典,觉得最有可能成为大片;还有姜文,他的大片更直接,全都在自己的梦里。虽然有些讽刺,但新世纪以来,我们的确就是这样乖乖地坐在电影院里,任凭这些国产大片让眼睛打牙祭,却饿死了“肠胃”,还不思悔改。 对于正在上演的国产大片镀金时代,吴宇森的《赤壁》无疑成了七月里的台风,来得生猛了一些,也大有终结国产大片初级阶段的势头。6亿元的投资,放在现今国内任何一个大导演的手里,恐怕都不能让投资方睡个安稳觉。西征归来的吴宇森,不仅玩过上亿美元的投资,更谙熟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流程,明白西方观众的口味———这口味,并不是指拿《哈姆雷特》这类西方经典来作剧本;也不是一味地加入电脑特技,希望赢得被好莱坞视效宠坏的观众;更不是在影片中秀出一个连中国人都不明白的哲学道理,来取悦外国人的审美情趣。吴宇森明白,一个让西方人似懂非懂,又想去弄懂的三国故事,再加上好莱坞传统大片的商业运作模式,完全能够吸引好奇的眼球。否则,“教父”韩三平也不会轻易地就选中了吴宇森来刮起这场“腥风血雨”。 纵观《英雄》之后的国产古装大片,说白了,都是一些放在雕花案台上却雷打不动的五味瓶。五味瓶不翻,大多观众进了戏院,看了电影,却是咸淡难分地离开。再看看吴宇森在好莱坞的成名作《夺面双雄》中所架构的戏剧张力,纠结的情绪能让几个观众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在沙发上看完此片。好莱坞的大片就像被成功打翻的五味瓶,除了票房稳定外,恐怕一切都是那样不确定。再观今次《赤壁》,“三国”的角力,本身就形成了戏剧结构中稳定的三角张力关系,别说公瑾与诸葛在赤壁会和平相处,那会有人笑你不懂三国。 有人说《赤壁》是中国大片的最后一场赌博,赌赢了,中国大片还有出路;赌输了,中国的大片时代就从此终结。用“赌博”这样的词,只能形容没有准备的人去碰碰运气,如果吴宇森就是这样在好莱坞碰了十几年运气,那他的运气也未免太好了。输赢都不要说得那么绝对,有“出路”,也绝不是继续《英雄》走的那条路;要“终结”,也不会断了国产电影工业的产业链条。就像夏日里的台风过境,物极必反,你能享受到奢侈的凉意,也要做好准备去收拾台风走后一地的烂摊子,更重要的是,在台风过境的时候,你还能稳住阵脚,处乱不惊。所以,《赤壁》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赤壁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