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燕赵都市报:中国式大片何时摆脱综合征?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23:48 燕赵都市报
从《英雄》、《夜宴》、《墨攻》、《投名状》(blog)、《见龙卸甲》到《赤壁》,无论是主创阵容,还是服装造型、武打画面,娱乐观察员从另一个角度发现,每年都受到关注的国产大片,似乎陷入一种“大片综合征”,如今看大片,甚至被智慧无穷的网友延伸为一个娱乐事件。(《华西都市报》) 娱乐观察员的总结让人目瞪口呆,无异于看一场恐怖片。你看,导演有“烧钱症”、“古装症”,捧片有“跟风症”、“大腕症”,卖片有“浮夸症”、“首映症”,观众有“炫耀症”、“挑刺症”、“挣扎症”。这总结精彩又形象,“中国式大片”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程,都患上有角色特征的“综合征”。在这些症状里我们看到了一些什么?不妨在观察员的基础上继续观察。 首先是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取材于历史不是导演的错,而集体取材历史,未免在逃避现实。或许导演要展示历史的人性,但可惜看完之后,除了打打闹闹,刺激耳目,运作夸张,似乎并没有得到心灵的慰藉和生命的启迪。不能像《泰坦尼克号》那样在刺激感官的同时,深深地触动灵魂。难道于中国大片只是中国人的梦想,或给人一个梦幻故事?所以,在我们追求大片的形式“大”时,也该追求对人灵魂触动之“大”。逃避现实或逃避现实灵魂,终究不是出路。 其二是弃质求形的面子主义。烧钱,大腕,浮夸,包括观众以谈大片为乐,莫不是与面子有关,谓之“面子主义”。花大钱是必须的吧,可把花大钱当作大片的重要砝码,就是大片的谬误了。迷信大腕、浮夸之类,可以理解为中国大片的集体不自信。总是在别人可以眼见的东西上做文章,产品推出之后,也只能让人看到面子上的东西,因为也只有这些才可以称之为“亮点”,才能让人犹豫之中花不菲的钱走进电影院。可是,“面子主义”能给大片持久的生命力吗?面子不能当饭吃,没有硬通货,早晚人们会厌倦。 中国观众非常善良,善良也体现在对待中国大片的态度上。“炫耀症”说明他们以看了本国大片为荣,仅仅是以“看了”为荣,并不等于在叫好;“挑刺症”说明他们积极建言献策,期盼中国大片能够达到国际水平,也好让自己美美地过一把国产大片瘾。那么多的讥讽、批评、建议,不应当成为导演冒火的理由,倒更应当成为他们振奋精神的动力。 “中国式大片”何时摆脱“综合征”?这就要追求触及灵魂的导演何时涌现,看以大众娱乐为娱乐的理念何时到来,看什么时候敢于摆脱自卑的面子观念。没有前后顺序的时间表,只有丈量深度的刻度表。 □龚明俊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