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方早报:《赤壁》距离滑铁卢有多远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5日09:52 东方早报
作者 魏英杰 8500万美元没让海归派吴宇森癫狂,却足以使他寝食难安。上要对得起投资方,下要对得起观众,中间还得兼顾自己的暴力审美。闪念之间,一场大战分成二部曲。上气不接下气,注定了《赤壁()》从此命悬一线。 我毫不怀疑吴宇森的专业和诚意。如果加上怀旧因素,吴宇森已是最值得期待的华人大导演之一。不说别的,拍过《英雄()本色》、《变脸》的导演,又能差到哪去?即便英雄已到迟暮之年。只从《赤壁》(上)来看,吴导和拍《无极()》(blog)、《黄金甲(blog)》那几位,又岂能同日而语。 至少在《赤壁》中,我看不到手握重金者的骄狂,而是看到了一个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导演。从影片结构到服装、场景、道具、背景音乐乃至演员动作,无不如此。每一位主角的出场,导演更是费尽心思。比如周瑜那场戏,用足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精髓。在没有看到梁朝伟( 听歌)那张脸之前,用来渲染和衬托人物性格的镜头,就浪费了好几分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好莱坞归来的吴宇森太想拍好这部影片了。也许他还想通过《赤壁》来证明些什么,特别是据说他在美国坐了几年冷板凳之后。也因如此,吴宇森变得越发中规中矩,甚至是小心翼翼。每一个人物出场,基本上用的是传统小说的套路,看过《三国演义()》的,相信会有这种感觉。上部曲的新野之战,简直就像一出演员介绍,各大主角逐一上场,分别给足了摆pose的时间。包括几位主角的容貌装束,也和书上描绘的八九不离十,比如张飞还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关羽仍然髯长二尺、面如重枣模样。其实不必花费那么多工夫,谁也不会把张飞和关羽搞混掉。 吴宇森对三国的传统叙事并非没有创新,他对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就进行了重新定位,但在相当程度上依然遵守了经典,恪守传统。这或许表明他深谙妥协之道,一旦对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进行大规模颠覆,不仅会让观众错愕不已,还可能导致严重不认可。实际上,为了平衡投资方、明星、个人偏好以及观众口味,从影片透露出来的信息,吴宇森一定使足了吃奶的劲,用尽了苦心。不幸的是,这时候吴导演还有心情自恋不已,不舍得剪掉任何他认为好的镜头。这就使得整部影片显得拖沓无比,伤害了电影的叙事原则。 一个人身上自然不能没有G点,但G点如果太多就未必是好事。同样的,一部影片简单重复的高潮太多,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新野之战连着瑜亮之会,紧接着又是孙刘对曹军一场鏖战,搞了半天终极高潮还没到来。也许导演乐在其中,观众却看得心生倦意。毕竟这是三国,不是《魔戒》。吴宇森就是悬念大师,恐怕也无法飞跃传统叙事的高墙。还有,可能是为了不让这部长达2小时多的影片(这严重违反了好莱坞片长不超过90分钟的定律)感到沉闷,吴宇森错误地使用了美国式幽默,比如诸葛亮“我需要冷静一下”之类的台词,这反倒让大量观众误解和误读,成为《赤壁》的一处硬伤。从这一点来看,吴宇森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能力,还是略逊李安一筹。此外,在角色选配上吴宇森也屡出昏招。现在看来,金城武( 听歌)饰诸葛亮,林志玲( blog)演小乔,都没有获得观众的更多认可。 吴氏拍《赤壁》用的是广东人煲汤的方法,先来个小高潮(新野之战),再文火慢炖。只是,现在观众想喝现成的好汤,未必就愿意耐心等待,更何况还得守在炉边。这不仅败坏了胃口,还掩盖了这锅汤的美味。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赤壁》只有90分钟,反响定然不是现在这样莫衷一是。平心静气地看,《赤壁》固然多有不足,依然瑕不掩瑜。除了叙事结构略嫌陈旧,在画面美感、人物表现和背景音乐等方面,仍可看到吴宇森作为大导演的雄厚功底。整体而言,《赤壁》不仅是吴宇森个人的突破(从个人英雄叙事到历史大叙事),也可以说是中国式大片的一个长足进步。即便不讲驾驭这么庞大的历史题材,仅从影片各项细节元素来看,《赤壁》也已超过以前的一些中国大片。更何况,《赤壁》还让人看到在国内导演身上久违了的专业、虔诚精神。这一点,相信时间会给出公论。 遗憾的是,吴氏求成心切,反倒使他面临滑铁卢危机。光有诚意未必就能拍出好电影。一部商业大片一旦偏离“娱乐至上”太远,而又承载过多的象征意味(比如说教般的“团结”诉求),就不能责怪观众喝倒彩。和其他中国大片颇为类似,《赤壁》赚足了票房,却让人若有所失甚至大叫不爽。这是媚俗时代的一种无奈现实,而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当然,现在谈《赤壁》成败与否为时尚早。只是从上部曲来看,影片最终能否满足观众殷切期待,实在堪忧。 《赤壁》距离滑铁卢可能很远,也可能很近。这取决于吴宇森接下来的动作。我的愿望是,这不会成为年过六十的吴宇森的告别演出。
【赤壁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