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洪波
导演胡玫要拍《孔子》,报纸上透了些孔子“懂武功,会谈情”的口风,据说还有一只麒麟。这就引起很多的揶揄。
人人心中可能都有一个孔子,因此编剧、演员和导演的心中也可以有。你说这个孔子不合意,完全可以;但要说这不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糟蹋“中华文化基因库”,就有些用力过猛。
大成至圣文宣王,是孔子以后的人加的;中华文化基因库,也是今天的人说的。孔子就是一个怀抱救世之心的先生,端的架子大概远不如后世的“淳儒”,你说他该是什么样子,大概也是由“文宣王”、“基因库”这些概念来附丽,而非他自身。
向孔子致敬,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式。我不能肯定拍《孔子》的那些人,会比批评者对孔子的爱戴少半分。大家都设想自己的孔子,问题是你自己想想就算,艺术家想了不算,要表现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描绘天堂,但你去画一幅天堂就不容易,而且画出来了,未必合别人的意。想象与表现孔子,也是这样。
没有看到影片,谁也不知道胡玫的孔子怎么样。她的孔子懂武功、会谈情,我看没有什么问题。孔子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懂武功也没什么,至于谈情,我看是个人就会,何况人情世故,孔子绝不排斥。有武功和谈情,《孔子》未必不好;没有武功和谈情,《孔子》未必好。因此,如果影片不好,不必怪罪武功和谈情;当然,影片拍得好,也未必要归功于武功和谈情。总之,有没有武功和谈情,对一部好的《孔子》非决定影响,材料用得好不好,这是学问,哪一样材料都可能做出好作品,也都可能成为败笔。
艺术唯一不可缺的是自由。《孔子》要怎么拍,这是艺术家的事,不要干涉。投资商在制约艺术家,观众在制约投资商。作为观众,你可以不看某一部作品。真正说来,在这种关系中,艺术家是相当被动的。在总体的商业背景下,艺术家很难自主;而且艺术家怎样去做,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观众决定。状态已是如此局促,还是给艺术家多一点自行其是的空间吧。
近来,《红楼梦》剧组也广受抨击,意见集中于叶锦添所做的人物造型。我看,道理还是一样。你可以不喜欢,但也没有必要动不动拿出“对不起经典”的口吻。拍孔子的,对不起中华文化;拍红楼的,对不起经典;拍赤壁()的,对不起历史……难道这些人商量好了要来祸害中国?
艺术作品,各人见解不一,这很正常。市场失败,未必是艺术失败;评论交恶,未必是艺术失败;艺术家应能正视好评或恶评。另一面,好评或者恶评,也不必一派“大义如云”之状,你不喜欢就不喜欢,个人见解而已。说哪一部作品“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光彩”,或者说哪一部作品“败坏了中华文化”,好像都有些言不及义。
给艺术自由,比拿着“为中华文化增光还是败坏中华文化”的尺到处量好。想怎么拍怎么拍,想怎么写怎么写,会出现很多你所认为的垃圾,但要把这些你不喜欢的全杜绝了,我可以肯定你也没法看到你满意的东西。一般而言,满意的东西,总是千奇百怪之中所遇到的惊喜。真正可怕的,只有用艺术作品传达非人性的价值、反人类的观念,除此之外,应无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