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能在文首抒段情么?也能借文首话点家常么?
在威尼斯极冷的电影宫pala lido,看了唐晓白的第二个电影《完美生活》。一边缩着一边看两个女孩的挣扎对我来说很痛苦,我得忍受身体上的冰凉和心灵上的针扎的感觉。但好在,片子让我舒服到足够抵御寒冷。
我认识一个姐姐,她和我说起过唐晓白。说的时候,毫不吝惜她的溢美,绝世才女、身世神秘、仪容得体、文笔惊为天人。毫不夸张,这是她的原话,你们不信,可以问她。我相信,如果有人质疑,她会出来力挺,我就不出卖她是谁了。
话说回来,我只觉得她近似崇拜的赞美,让我觉得能让她这样仰慕的不应该是一个同性。我无非是想经其他人的口说说唐晓白的魅力。
再来说唐晓白的第一部影片《动词变位》,这个电影是我看过的描述非常时期中国的很好的影片,不生硬,角度又新颖,还有诗意的表达和绝妙的隐喻。比卓有声名的另外一部描述同时期中国社会的影片好很多,只可惜,能够看到的人很有限。
《动词变位》看不太出来是女性导演的作品,唐晓白和一般女性导演不同,你看她挺热情挺感性,但做东西的时候却在结构的把握上很圆熟。 比如,这次的《完美生活》也依然如是。片中的两个女孩,一个在北方的小城里积极地想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一个在香港的现代都会里消极地想和前夫离婚。
我觉得它的意义在于一种对叙事的创新和对电影媒介本身的考量。比如像《暴雨将至》一类,是打破了时间的流逝感,将影片的起点与终点同置,模糊了时间的始终;比如像《通天塔》一类,实际上是打破了时间的点的概念,在这个时间点上不同空间不同地域的人因为内在勾连有所关联;比如像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的参赛片《燃烧的平原》一类,实际上是打破了个人的时间,将她的现在和未来不断穿插;像《完美生活》,它实际上也是打破个人的时间,将她现在的可能性和未来的可能性不断穿插。它比《燃烧的平原》大在它讲述的不是那一个女人、那两个女人,而是潮水涌动在你我身边的无数人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正如唐晓白所说的“世界”。
在剧情的部分,李月颖和母亲纠结的关系成为她奔往外部世界的原始动力,她靠女人的本能换来工作,接着靠女人的本能换来去往深圳的机会,最后靠女人的本能展开一段婚外恋。影片剧作手法的娴熟-如对照片细节的多次运用交代李月颖的生活改变、李月颖与母亲关系矛盾加剧给予她更大的行动推动力;以及对演员表演乃至眼神的控制与磨砺,剧情片与纪录片转换的流畅与自如,对现实社会和人心的展露的锋利度,都令当下很多导演难以企及。
而全片的点睛之笔在于纪录片的女主角与剧情片的女主角不期然而遇,但没有正面交流。当纪录片女主角珍妮走出画外时,镜头缓缓移动,我们于静默中,好似等待一扇滑动的门。挺着大肚子的李月颖再次入画,她接到了一个将又一次改变她命运的电话。谁的一生不是因为一些莫名的时刻而改变呢?我们在一生里又擦肩而过多少人呢?他们来自哪里?将去哪里?他们是谁?他们和我们一样吗?她是另外的一个我吗?
唐晓白的第一部影片会将眼光投注在那段历史,因为她是北京人的关系,也目睹或有所参与。她的第二部影片则讲述香港新移民的前世今生,这与她01年移民香港有莫大的关系。她可能与片中的女主角们的成长背景有很大出入,但是隐蔽在她们内心的愿望,如野草般滋长和难以抑制的冲动,纠集女人内心,还是一样的吧!尤其是有过经历、又有过痛苦的女人们。赵静/文